新科技: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种不活杨树种柳树,种不活树这个地方就不好住。”口口传唱的民谣,道出了在沙漠种树的艰难。
“以前种树太难了,辛辛苦苦种上,最多也只能活一半。看着没有成活的苗苗,心里很难受。”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老支书陈宁布回忆。
整体性治理沙漠,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几十年来,库布其人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区域防治相结合,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从点片治沙到系统化治理,从传统植树到微创植树,从人工种植到无人机种植,从简单的种甘草到甘草平移技术的成功运用,库布其人探索出一套成熟科学的治沙方案。
“正是因为摆脱了单一粗放的治沙理念,坚持科学治沙精准治沙,库布其才破解了‘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取得了从生命禁区到沙漠绿洲的历史性巨变。”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指出。
在那日沙生态修复中心,“近自然造林”几个大字清晰地印在展示沙丘上,绿色标尺上的沙丘高度,已经比1988年降低了一半。
“通过大数据平台测量判断风沙运动规律,通过规律计算迎风坡的最佳植树位置,借助大自然的风力和迎风坡植被覆盖,形成削峰填谷的效果,让沙漠绿起来,沙丘低下去,实现风吹、树挡、沙降的目标。根据沙丘形状在每个沙丘设立5至6个风蚀桩,将人工测量的年风蚀量不断发送到大数据平台进行长期监测,为日后的沙漠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亿利沙漠研究院副院长张立欣介绍。
在亿利沙漠生态科技中心组培室,脱毒马铃薯、蒙古莸、中天玫瑰、四合木、半日花等沙漠植物在培养基中茁壮成长。5年多来,科技人员已先后培育成功沙漠植物40多种。“这里的植物一个月就可以繁殖一代,别看它们现在生活在温室里,未来都能在沙漠生态修复中大显身手。”亿利沙漠研究院研发工程师苏建英说。
在库布其,不仅有亿利沙漠研究院,还有旱地节水现代农业、智慧生态大数据等一批世界先进的示范中心,并建成了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我们已经搜集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相关资料,入库种质资源238种,并对优质的种质资源进行应用开发和推广输出。库布其引种到南疆18种植物,成功11种;那曲高原科研项目越冬成活率70%以上的物种中有一半是从库布其引种的。”张立欣说。
这些治沙之本、治沙利器,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留下了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