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保住飞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国际航空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无比艰难。”
在30多年的试飞经历中,雷强自己都记不清遭遇过多少次特情险情。那年,他驾驶某型飞机进行高空试飞,在打开加力爬升过程中,飞机推力骤降,油量表指针迅速下滑。雷强意识到可能是飞机燃油输油系统发生了故障,这是试飞员最不愿意遇到的情况之一。
雷强心里明白,这架飞机凝结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一旦坠机,损失不可估量。
“一定要保住飞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雷强此时心中只有这样一个念头。到达机场上空后,飞机几乎失去动力,雷强艰难地操纵飞机着陆。飞机在连续颠簸后,摇摇晃晃地停了下来。事后,机务人员发现,由于发动机温度过高,整个后机身和垂尾都被烧得变了形。
对试飞员来说,有的特情是意外,有的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执行某型飞机发动机选型试飞任务中,两次试飞都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科研人员始终没有查明原因。
为了找到问题“症结”,雷强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第三次试飞。不出所料,飞机刚刚达到1.5倍音速时,发动机又停车了。雷强死死抓住驾驶杆、用力蹬舵,用尽全身力气操纵飞机,终于把飞机控制住了。在飞机安全落地后,战友们打开舱门发现,雷强的头盔已被撞裂……
为了把这型发动机的故障找出来,雷强前前后后起飞了9次、经历了9次空中停车,最终查明故障原因并配合科研人员成功排除,为飞机最终定型搬开了“绊脚石”。
在K-8教练机上飞尾旋,雷强从8000米飞到2000米,把正过载飞到10个G、负过载飞到5个G,落地后飞机的大梁都变了形。试飞“枭龙”战机,着陆阶段放起落架时前轮突然飞掉,轮子滚出几百米远,他保持滑跑方向使飞机安然降落。说起这些重大险情,雷强表情淡定:“试飞不仅考验一名试飞员的智慧和勇敢,更考验一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