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军工环境”
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取得长足进步。军工领域的发展,加速了军队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底子薄”“起步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国防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绝非偶然,要归功于得天独厚的军工产业环境。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我国发展国防工业具备良好的基础,在全球新产业革命浪潮中,国家致力于制造业转型,国有企业因势利导,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新体制焕发出新活力,在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初见成效,树立了良好的导向。
中国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武器装备的试验定型提供了土壤。从白山黑水到南国密林,不乏雨雪风沙、盐雾湿热等多变天气。各种极端天气气候及恶劣环境,构成武器装备极限性能测试的天然“考场”。
提起主战坦克,北方车辆研究所是全程的见证者,从仿研仿制到自主研制,他们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索实践。在滴水成冰的北国边疆,他们带着新型装备在-40℃环境中测试动力性能,在酷暑难耐的南国腹地,坦克车装甲板在骄阳下炙烤。“冰火两重天”的极限考验下,战地烽火在试验场提前“点燃”,倒逼出装备的极限性能。
近年来,中国军工人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远赴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进行无人机低气压高寒环境下的飞行测试;直奔杳无人烟的戈壁滩涂,检测战车对不同地形的适应能力;转战高温高湿的海岛,考核水陆两栖装备的抗风浪性能……对此,兵器装备集团一位技术人员坦言:“我们不能决定战场环境,但要确保武器能适应任何环境。”
新式武器装备的井喷式发展,要归功于一批批科研人才的涌现。那些耳熟能详的科研专家令人敬仰,而隐藏在“团队”二字背后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同样值得钦佩。他们的成长令人期待,也预示着我国军工领域后继人才潜力无穷。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奋战在航空工业战线几十年,研制出多款国产战机,并培养出一大批航空领域高科技人才,这些科研工作者已成长为各领域的骨干和栋梁,其中就包括被誉为“大国脊梁”的歼-20战机总设计师杨伟;“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带领团队,殚精竭虑让中国雷达和预警机迈入世界前列,培养出空警-2000总设计师陆军等一大批科研专家……影片中,空警-2000领航的空中编队绘出连绵不绝的绚丽彩带,不仅是向建军90周年献礼,也勾勒出科技人才队伍生生不息的美好前景。
以科研为生,与装备为伴。这些可爱可敬的军工人,用无比坚定的信仰铸造出我国一件又一件大国重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这些国之重器、军中利器的横空出世,壮我国威士气,挺起民族脊梁。新时代,随着深化国防工业改革全面推进,我们期待更多锐器破壳而出,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注入澎湃力量。正如影片中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所言:“我们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