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强音
——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科技创新之路
■杨一凡 解放军报记者 韩阜业
11名航天员六问九天,巡天遨游68个昼夜,绕地飞行1089圈,完成空间科学试验100多项……一串串数字,见证着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坚实足迹。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人类航天发展史上,最闪光的两个字是“探索”,而探索的脚步迈得最远的非航天员莫属。作为从事航天医学与相关工程技术研究的单位,中国航天员中心自1968年组建以来,走出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后劲足的航天科技发展之路。
“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膳食种类越来越齐全,目前共有6大类上百种航天食品。”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斌说,航天员在太空的饮食问题看似小事,却有很高科技含量。他介绍,航天员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等7种食品,午饭有什锦炒饭、肉丝炒面等8种食品,晚上有绿豆炒面、牛肉米粉等8种食品,加餐也有5种食品,以5天为一个循环周期,每天的饮食都不重复。
在太空中,人体骨骼、肌肉都会发生变化。随着脊柱肌肉的放松,人的自然身高也会增加,这会对脊柱稳定性有影响。对此,该中心专门研制了“企鹅服”——通过物理防护为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员“加重”,同时配合使用太空跑台等其他失重防护设备,有效减少了太空特殊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此外,他们还自主研制了以“飞天”舱外服为代表的航天员系列功能服装。据介绍,“飞天”舱外服重120公斤,可支持4小时的舱外活动,并为航天员提供多方面保障。比如,在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下的防护,提供适合人生存的气体、温度和湿度环境等。因此,有人打趣说,“飞天”舱外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中医药应用于载人航天,对航天员的生理调节起到了一定作用。”航天员健康中心主任李勇枝说,他们在航天医学指导下,还尝试借助传统中医手段为航天提供医学保障,收到了很好效果。
2016年,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33天,该中心突破了航天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关键技术,实现了航天员从短期飞行到中长期飞行的安全保障,为完成载人空间站任务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已全面开展空间站任务训练。未来,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进行常态化出舱活动,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与维护等。
“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李勇枝说,他们将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征途上勇攀高峰、不断前行,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