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红军:走过长征才知何为“大局”
2.“从小里讲,是我一个家庭的牺牲,可往大处看,牺牲是值得的,都是为了革命胜利啊”
在老人记忆里,长征中最难忘的是翻越海拔5400多米的党领山的那段经历。“前面部队过去后,后续部队找粮食和能御寒的棉衣、白酒也更困难。”凝视窗外,老人的话语凝重。在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中,有的人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不自觉就想停下来歇一歇,结果永远倒在雪山怀抱里。“就连中央领导警卫班的一些强壮战士,也有人倒在路上再也没能起来”……
那位身着单衣仅靠吃辣椒保暖、冻死在长征途中的军需处长的故事广为流传。同军需处长一样,红军队伍中还有很多后勤保障人员壮烈牺牲。
“那时候真的是到了人体的极限,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人就被大自然斗垮了。”郭仁华说,越到山顶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体力消耗巨大。他完全成为一个雪人,脚也被冻得失去知觉,只能一步步往前挪,艰难爬过山去。
郭仁华虽然自己坚持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可与他一同参加红军的3个弟弟,却永远倒在了长征路上。
“长征刚开始时,我和3个弟弟偶尔还能见上一面。我们见了面就聊个不停,一起回忆小时候的事,很开心。我有时候很想念家人,看到弟弟就特别开心。”谈到这些,郭老的眼睛已经湿润,“后来就见不到了,队伍到达陕北后,我也没能联系上他们,一辈子再也没有见到过。”
新中国成立后,郭仁华回到家乡,为3个弟弟相继办理了烈士证明。
“从小里讲,是我一个家庭的牺牲,可往大处看,牺牲是值得的,都是为了革命胜利啊!”老人的语气,坚定而执着。
数据显示:在长征路上,仅兴国县牺牲的留下姓名的红军将士就有1.2万多人,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战士倒下。记者深知,正是这些“小家”的无畏牺牲,才换来新中国“大家”的繁荣幸福。
3.“为了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个人利益、单位利益都必须无条件服从部队建设改革大局”
新中国成立后,郭仁华担任了人民海军的第一任药品器材库主任,他的足迹踏遍了万里海疆和高山海岛,也亲眼见证了人民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现在的海军官兵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我们有了航空母舰,新型舰艇越来越多,从亚丁湾护航到联合军演,任务不断,海军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回忆起刚到海军工作时的情景,老人缓缓说,“当时我们实力弱,海军各方面都很落后,最初制造的炮艇是把陆军的火炮搬到艇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代代海军官兵继承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舍小家顾大家,终于换来了海军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
老人接着说:“我听说,现在改革强军正在不断推进,为了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个人利益、单位利益都必须无条件服从部队建设改革大局,坚决做到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干休所工作人员介绍说,虽然年纪大了,但郭老还是非常关注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大事,每次看到听到关于海军的新闻时,他就特别认真,特别高兴,经常向家人提起建设强大海军的重要意义。有一年他寿辰时,专门把子女叫到身边嘱咐:“党中央一直在狠抓作风建设,我是老党员,要带头服从执行。你们不要铺张浪费,一碗长寿面就可以了。”
最终,子女们按照老人的嘱咐,只做了一锅长寿面,全家人围坐一起分享。
采访结束时,郭老深情地说:“现在我们国家是真的强大起来了,但历史不能忘记,我们那代人所经历的苦难和抗争不要忘记。国家的繁荣是无数先烈牺牲自己换来的,来之不易啊!”
(《解放军报》2016年9月28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