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瞭望哨】
最严“禁酒令”实施半年:军人不能“醉”太平!
■陈大昊
去年“十一”前,中央军委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印发《关于严禁违规宴请喝酒问题的规定》,从严开列“一个不准”“十一个严禁”负面清单。这一规定,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
“禁酒”能否“禁久”?起初,一些人还持观望态度。但经过半年实践,“禁酒令”的成效已十分明显。很多基层官兵表示,“军人笑傲在沙场,绝不是在酒场”“禁的是‘酒’,减的是‘负’,提的是‘气’,正的是‘风’”。不少机关干部也感慨,“现在没有了‘酒精考验’,工作效率更高了。而且,锻炼时间更多了,身体更健康了。”
“对于部队执行‘禁酒令’我们早有耳闻,想不到落实得这么好。”在老百姓眼里,文明之师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些变化,正是实施“禁酒令”的预期目的。
自古以来,因喝酒而惹事、坏事的例子不胜枚举。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之际,楚国大将司马子反喝得烂醉如泥,导致楚军一败涂地;官渡之战中,袁军将领醉卧帐中,曹军趁机烧其粮草,直接影响战局走向;清朝后期,八旗兵沦为一战即溃的败军之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沉迷声色犬马。正所谓“桩子不高能绊倒人,酒杯虽浅能淹死人”,教训深刻,令人警醒。
对军人来说,“酒气”不仅关乎风气,更关联士气。军队是要打仗的,如果饮酒作乐“醉”太平,不只会造成酒场上的失态,还会影响训练场上的状态,最终会导致战场上失败的丑态。军委颁布“禁酒令”,通过严的禁令、严的举措,狠抓工作日喝酒、执行任务时喝酒、巧设名目酗酒等问题,就是要让每一名军人牢记自己身份,绷紧备战打仗之弦。
“禁酒令”在严禁酗酒的前提下,允许官兵在节假日、在特定场合适度饮酒,体现了制度的“温度”。作为军人,理应明白“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的道理,做到端杯不贪杯,始终保持警惕,严守规定,不违禁令。
(策划:魏寅 侯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