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述评之二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费士廷责任编辑:王俊
2018-03-14 03:27

开放共享,树立创新理念

在长期的机械化战争实践中,军队作战能力的生成一直是在军队自身范围内循环的,由此有些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似乎生成作战能力就是军队自己的事情,没有看到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与机械化条件下的战争已大相径庭,现代军事科技能力生成途径已远远超出军队自身范围,必须走融合的道路。

代表委员在讨论时说,除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外,一些领域内的军地“双轨制”现象较突出,导致一些创新项目重复建设,创新效率不高。

中部战区副参谋长谭民代表认为,要坚决摒弃狭隘思路,牢固树立“大科技”“大体系”“大集成”的理念,以胸怀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战略视野,以基于信息时代发展、开放、共融的宽阔思维,积极主动地推动军民协同创新。

代表委员建议,要树立“全要素”协同创新理念,加强军民技术创新资源的开放性、流动性与灵活性,夯实协同创新的基础;树立“全时段”协同创新理念,在创新全生命周期中遵循协同创新规律,确保协同创新的连续性;树立“全领域”协同创新理念,在能源、交通、制造、维修等传统领域,以及信息、空天、海洋开发等新兴领域,采用相应的协同创新形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

“还要主动顺应技术协同创新潮流,积极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努力在全球军事技术创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来自陆军的崔玉玲代表坚定地说。

加速转化,走出协同路子

去年8月,《“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发布。来自军委科技委的辛毅代表说,协同创新,难在协同、贵在协同。从实际工作来看,关键要捅破阻碍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窗户纸”,拆除制约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隔离墙”。这个《规划》作为科技领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顶层指导性文件,对实现建立完备、统一、高效、开放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科技含量,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等目标,将起到重要引领支撑作用。

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是做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前提。曾经在装备科技系统工作过的宋春雳代表认为,下一步,军民双方要立足国家实验室、重大专项等重点领域,对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流程、标准规范等重点难点问题一一梳理并联合攻关,不断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开放共享,推进军用科技与民用科技的军民结合、相互转化、深度开发和推广应用。

“推进协同,使过去各自独立运行的两大体系融合起来,成为推进战斗力生成和两大建设融合发展的强大推动器,最重要的是理顺各种涉及军民两大科技体系互动的基本利益关系。”重庆警备区政委刘伟代表说,这就需要纵向上强化促进军地各级部门贯彻军民协同创新战略规划的激励机制,横向上强化促进军民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的激励机制,以及协同创新过程中对军地双方进行合理补偿的机制。强化这些协同机制,一定能营造出有利于军民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实现军地创新主体同频共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