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看消费升级市场密码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吴卫群责任编辑:张艺苧
2018-11-08 16:18

不能只看总量,也要看结构

民以食为天,消费升级首先体现在“吃”。1979年1月,3000箱可口可乐从中国香港由火车运抵北京和广州,成为改革开放后最先到达中国内地的“进口货”。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甚至把一名中国消费者手持可口可乐的照片用作封面。

步入进博会,洋“菜篮子”、洋“米袋子”、洋“奶瓶子”和洋“果盘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自招商阶段开始,就是展商报名最为踊跃的地方,上千家企业抢签参展合同,展位供不应求。“没有一个展商会忽视中国全球‘第一大农作物进口大国’的身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道。

看“吃”的升级,不妨可以从管窥蠡测“一滴奶”做起。“消费升级有四层含义:一是品质升级,从‘能温饱’到‘要吃好’;二是形态升级,从‘买产品’到‘买服务’;三是方式升级,从‘线下买’到‘线上买’;四是行为升级,从‘标准化’到‘个性化’。”欧洲最大的乳品集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生产商——Arla中国区总裁刘新为认为,随着中国人对品质和对高端生活方式的追求,以有机食品为代表的高品质产品需求会快速增长。中国市场上,在普通奶增量放缓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知名乳企会加入有机奶的角逐。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上海进口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原立军带着相关协会组织了一批专业观众来到进博会,“据我们最近的一份问卷调查,消费者认为进口乳制品品质更好的,占比高达66%,同时有超四成消费者认为进口水果、酒类及休闲零食品质进口品牌比国产品牌更好。”长宁区交易分团成员、上海禾煜贸易公司的一名专业观众则向记者表示:“公司现在年销售额为6亿元,我们的愿景是提升到10亿元,增量就要靠更多更好、性价比更高的进口食品来填满……”

十几年前曾有媒体解剖过当时本土连锁业巨子联华超市的成功密码,其中有一条经验就是“向全国农民发订单”。“而今,‘买全国’已经变成‘买全球’,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向‘全国农民发订单’,那现在就要‘向全球农民发订单’!”上海交易团四大联盟之一的大型零售商联盟发起单位、百联集团副总裁浦静波如是说。这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品种的丰富,品质的提升。

消费升级还是降级,不能只看消费的总量,更要看消费的结构。由量的减少推导出消费降级的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