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严寒对飞行员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冷,还有冷静。正如飞行大队大队长王森所说,越冷越清醒。当不断地去克制寒冷下带来的一系列本能反应,大脑和身体自然会越来越“稳”,并将之升华为一种习惯。
飞行大队大队长王森在进行复盘研讨。(资料图)
在演训场上,这种“稳”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在飞行准备室得知这支部队在四年内拿全了金头盔、航空飞镖、金飞镖时,记者就一直缠着教导员齐凯给我讲讲赛场上的故事。
故事有些出乎记者意料,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环节,更多的是稳扎稳打、从容不迫。以去年的“金飞镖”突防突击竞赛考核为例,该旅从年前开始全员备战,直到开赛前,参赛官兵还用几张桌子拼在一起研究赛场上的地形、天气。比赛现场,参赛官兵无一次违规扣分,赛后复盘,参赛飞机的飞行姿态几乎一致。
这么打会不会不太灵活?休息室中,刚落地的飞行员马诗君的一席话让记者茅塞顿开。战场千变万化,但核心的规律是一致的,守住无数次经验教训换来的安全底线,在复杂的环境下切入那个千锤百炼后总结出的最佳射击位置,在5秒内锁定那个视野中只有铅笔头大小的目标,一击制“敌”。
看似简单,却需要大量的实战数据作为支撑。参赛前的半年,其中包括了一个完整的冬季,大家的日常生活基本就是研究-飞行-评估-再飞行的循环。虽然没硬性规定周末不能休息,但憋着一口气想把仅剩的一块荣誉拼图补全的飞行员们,不约而同的放弃了休息。
拿下二代机中的“金飞镖”,这背后是数百架次飞行数据的支持,每次飞行时,研判射击前一刻的气温、风向、风速,甚至是太阳的角度,记录下各种因素对射击精准度的影响。不仅如此,为了寻找弹着点最稳定的炮弹,他们给不同批次的炮弹编号、称重,并依次比较射击效果。手动校对武器系统时,精确到记下火花塞的螺丝拧几圈能让武器系统最稳定。
一遍遍的尝试和探索,离不开机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于他们而言,全身心投入飞行保障工作,同样也被“冻”成了一种本能。严寒的环境下,飞机的“小毛病”总是相对更多些,就像冻在室外的水管更容易开裂,冬天时战机的零部件也更为脆弱。这些战机的“小毛病”,帮机务人员练出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培养了机务人员的耐心和细致。
不过,在采访中,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是他们在漫天风雪下磨砺出的心无旁骛、傲霜映雪的那股精气神。走出飞行准备室,入目的除了战机,就是一排整齐列队的深蓝色身影,高大、厚重,在寒风中坚毅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