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军营·记者在战位】
在“生命禁区”寻找绿色:“我在神仙湾当‘棚主’”!
■中国军网记者 张艺藐
白色雪山、黄色戈壁,大自然仅用两种颜色就毫不费力地在这里绘制出一幅壮美画卷。然而,在古老苍凉的高原,来到这里的人都会问一句,绿色在哪里?
数不清绕过了几道弯,当汽车艰难地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哈巴克达坂,一块“距离神仙湾34公里”的道路标示牌赫然出现眼前,视野逐渐变得开阔。一路上,越接近神仙湾,高原反应就越发明显……经过近3个小时的跋涉,突然远远望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大家兴奋起来,神仙湾哨所终于到了。
海拔5000多米的哈巴克达坂,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一段边防公路,是通往神仙湾哨所的必经之路。
“年味”艰难地跨越雪山戈壁,飘到了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门前的春联、楼梯上挂起的气球,和这群嘴唇发紫、眼睛充血的高原边防官兵一起迎接我们的到来。
“走!吃饭去!”刚爬完楼梯正喘着粗气,还没缓过神,一位年轻的战士就把我往餐厅引。“嚯,山上伙食这么好”,看着大虾、鸡块、水果我脱口而出。但是,同行的干事悄悄告诉我,“其实这些都是战士们的过年物资,把最好的拿出来招待我们,说不定接下来他们就得清汤寡水了,快吃吧,别浪费……”
记者在神仙湾哨所吃的饭菜非常丰盛,同时也是战士们的过年物资。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吃,在神仙湾哨所是件大事。为此炊事班班长王刚想破了脑袋,但是土豆、白菜、洋葱、萝卜,这传说中的“四大金刚”因为便于储存,还是每天按时出现在饭桌上。“鲜菜入窖,冻菜上桌”是常事,若是哪天吃饭看见个绿叶,大家都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谦让,看来看去舍不得吃,“这绿叶子,在这儿可比肉还香”。
“那可不,你这个月可吃了我三回油菜”,把吃青菜次数记得清清楚楚的是下士王雷。他给自己封了个“官”——“棚主”,这名23岁的河南籍战士,从平原到高原,在这儿干的可是“重中之重”的技术活。
神仙湾哨所“棚长”王雷。
“走,跟我看看去?”王雷扬了扬下巴,带我们去看看他的那些“宝贝”。风把雪花吹起,强烈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在室外站不到5分钟,膝盖已经冻得打不了弯,我们裹紧大衣,来到王雷的“地盘”。
一进蔬菜大棚,暖意迅速将人包裹,和外边的极寒天气形成强烈对比,能享受这种待遇的是一棵一棵小菜苗。
这海拔高、温差大、含氧量低,在高原上,从不缺少关于绿色的信仰。当一棵菜苗破土,在官兵心中,这抹绿色不仅仅是菜苗,它见证了神仙湾官兵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坚韧和不屈,是官兵们的骄傲。
大棚内的长起的小菜苗。
同时,这也是“棚长”王雷的骄傲。可是,本以为会看到成片的蔬菜旺盛生长,没想到一进去只看到了零星几排绿色。
“可别小瞧这些,不容易着呢。”这个蔬菜大棚随着神仙湾第五代营房一起建造,初期从山下拉土,一年换一次。但是高原环境恶劣,左盼右盼不见种子发芽,要么就是一茬一茬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得枯萎,急坏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植员。
“为啥种不活?”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茬茬神仙湾边防连官兵从未放弃“绿色梦”。2017年,上级机关教授了无土栽培技术,王雷也去接受培训,实现了真正的“持证上岗”。他说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种子发芽,绿色就是希望。
王雷和他的小菜苗。
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无比珍贵,为了节约用水,王雷用滴管给菜苗浇水,阳光猛烈时就在蔬菜大棚棚顶盖上遮光布,永远不忘给锅炉加煤调节温度……一位从没谈过恋爱的高原汉子把所有温柔都给了这些小菜苗。
“小心,别碰坏了”,说完这句话,他自己先笑笑不好意思地挠起头。这些零星的萝卜苗长了8天刚刚冒出一指长,正享受高规格待遇,容不得一点闪失。王雷曾在巡逻路上忘带护目镜,得了雪盲症、眼睛充血差点儿失明都不怕,现在这些小菜苗却牵动着他的心。
走出蔬菜大棚,王雷没忘给锅炉添把煤炭,这位年轻“棚主”还给小菜苗下命令,“快点儿长大!”
神仙湾哨所的年味。
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每天吃压缩干粮、喝70多度就沸腾的雪水,神仙湾哨所建哨初期,边防官兵硬是在被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站住了脚,牢牢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
旧符换新桃,一年又一年。绿色不仅仅是生命奇迹,而且是“破土”般的希望,在这里,改变也一直在发生。
在神仙湾哨所餐厅,装上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让远离人烟的边防官兵能收看40余套电视节目,光缆铺上雪山,电脑走进哨卡,网络将哨卡和外界沟通;
在营房内,屋外零下30度,屋内暖气维持在十几度,足以抵抗严寒;
在富氧室内训练场,氧气、加湿器、制氧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官兵们在这里进行训练、健身和娱乐……
中国之广,高原之大,在这小小的哨所中,在这蔬菜大棚里,绿色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神仙湾哨楼,五星红旗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