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警45024艇。记者李景璇 摄
【新春走军营·记者在战位】
老兵与小艇
■中国军网记者 李景璇
在广西北海的北部湾,总能看到这样一艘刷着“中国海警”的小艇。
小艇1997年正式入列,到现在已经服役了21个年头。它个头很小,艇长40多米,排水量才130多吨,和动辄几百米、排水量上千吨的海警舰艇比起来,从观感还是体验确实不可同日而语。有时候,海浪轻轻拍打过来,小艇似乎也会跟着浪花微微摆动,少了些沉稳,多了些灵动。
有刚刚入伍到海警部队的新兵看到这艘艇,甚至会低声嘀咕,“哇,比我岁数都大”。而每到这时,也总会有艇上的老兵站出来回应,“是啊,这是我们服役时间最长的一艘艇!”
在老兵眼中,小艇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2019年元旦刚过,在一次例行巡逻任务中,记者有幸碰到了小艇的机电班长王继龙——一位服役快20年的老兵。利用午饭的空档,老兵王继龙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海警老兵王继龙。记者李景璇摄
老王2002年一入伍就到了这艘小艇。除了中间几年去军校上学,大部分时光都在艇上度过。据他讲,当时分到这艘艇的时候,还着实小兴奋了一把:和其他同年兵分到的舰艇相比,这艘艇可以说是广西海警的“明星艇”,窗明几净,设备先进,航速最快。特别是每次出海之前,艇上发出清脆悠长的鸣笛声,甭提多威风、多吸引眼球了。
老王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出海的情景。当时他的战位在机电间,在艇的最底部。靠岸的时候,老王跟着班长多次下到那里,眼花缭乱的表盘和线路曾一度让他摸不到头绪。因为学历有限,班长就手把手地带他熟悉每条线路,耐心地给他讲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几个月下来,老王似乎感觉也摸到了点门道。
然而,真正航行在大海上,这点“门道”立刻就现了原形。老王回忆,一下到机电间,听着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当时就蒙了。加之空间狭小酷热,船体随着海浪左右摆动,老王很快就感到天旋地转,他晕船了。
4个多小时,老王是在晕晕乎乎的状态里完成了自己的“处女航”。刚一靠岸,他就趴在围栏上吐了个干干净净。上艇之初的新鲜劲和小试牛刀的冲动,一下子被现实击的粉碎。海警晕海,这还怎么巡海?
班长看出了他的心思,笑了笑说:多出几次海,你就习惯了!
这话在老王听起来,一半是安慰一半也是激励。与其干等着机会出海,不如提前做足准备。从此之后,老王一有机会就下到机电间熟悉各种设备,缠着班长问,借来资料研究。一个月后,当他再次跟随舰艇出航,全程注意力都集中到机电维护上,轰鸣的机器声似乎不再刺耳,晕船的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治好了!
很多年后,老王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都笑称那是老伙计给他的第一个下马威。而正是这个下马威让老王悟出一个道理,要想在任务中驾驭好战位,就要在平时做好充足准备。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随着出海次数的增多,老王对这艘艇也越来越熟悉。2015年,作为广西海警优秀的机电班长,老王被抽调到新入列海警的45111舰参观见学。第一次看到这个将近2000吨的庞然大物,让老王既兴奋又有点紧张。
兴奋的是,服役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了可以和海军舰艇个头相媲美的大舰;紧张的是,作为战友们眼中的“机电大拿”,在面对45111舰的机电设备时,很多表盘、线路完全没有见过。
也就在这时,王继龙不禁想起了自己曾引以为豪的那艘艇。不得不承认,在45111舰跟前,自己的那艘艇真的老了。它航行起来,没有45111舰那样又快又稳,更无法劈波斩浪直达祖国海疆的最南端。虽然它承载了一段光荣的记忆,但离开终究是早晚的事。
小艇老矣,老兵不老。
3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王继龙又回到了小艇上。再一次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老王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迫和压力。如果有一天小艇真的退役了,自己能否胜任新的战位?
2018年7月1日,海警正式划归武警部队序列。当年11月,王继龙作为广西海警优秀士官代表派赴某学院进修。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与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的优秀士官一起,就各自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学习交流。
回忆这段日子,有一件事让老王至今念念不忘。在课程过半的时候,学院组织大家参加了院第四届“高级士官论坛”。在论坛上,十位士官代表轮流登台发表述职演讲。轮到来自海军的一位老士官发言的时候,老王再次被深深震撼了。头发有些灰白的老士官面对着几百位听众,进行了一次流利的全英文脱稿讲解。老王的英文一般,听起来挺费劲。据在场的战友讲,老士官的发言无论从英文发音还是内容深度,都堪称一流!
事后,老王从学院教务处打听到,老士官也是从高中入伍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兵,也是从一艘普普通通舰艇上成长起来的兵。只不过兵龄很长,是个实实在在的海军老兵。
现在,王继龙又一次拿起了课本。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像那位老士官一样,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型人才,真正变跟跑为领跑。这更需要找准目标加快自己前行的步伐。最后,老王郑重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小艇的退役仪式上,他一定会告诉小艇,机器可以冷息,青春永驻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