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军营·记者在战位】
挑战极限,感受导弹阵地密闭生存训练
导弹阵地密闭生存训练,是火箭军部队模拟未来战略反击作战中导弹阵地遭敌袭击后,锤炼官兵在极限条件下生存能力的训练,强调“三抗一倒”,就是抗饥饿、抗缺氧、抗疲劳和倒时差。最近,央广记者走进火箭军某导弹阵地,在战位上体验了挑战极限的密闭生存训练。请听报道:《挑战极限磨砺大国长剑》。采制:央广记者李悦、陈世峰、刘娟。
听众朋友,我是央广记者李悦,现在我们来到了火箭军某导弹阵地。火箭军某导弹旅密闭生存训练正在这里进行。今天组织训练的是发射三营的营长张栋。
张栋:这是我们的生活区,战士们在这里住宿、吃饭、洗漱,炊事班进行炊事作业。
张栋营长所说的生活区,其实是一条狭长的通道,最窄处只容得下两人并排行进,一排铁架高低床顺着墙体一侧摆放,一眼望不到头。
记者:这个床是平时战士们休息的地方是吗?
张栋:对,这个高低床基本上宽度不到70公分。
记者:特别窄,我觉得比坐火车的卧铺感觉还要窄一些。
张栋:因为空间狭小,翻身还是比较困难的。
记者:我们要在这里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可为什么在床上看到的是打好的行军背囊?
张栋:我们利用阵地作战,随时要做好任务转换、调整部署,所以我们把个人的所有用品全部都放在这两个背囊和运行包里,如果接到命令后,背着枪就可以立即出去执行任务,或者转至其他阵地执行作战任务。
在营长张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生活区一端的炊事间,因为正在进行抗饥饿训练,炊事间里空无一人。张栋营长告诉我,炊事班的战士们正在主副食品库清点库存。
张栋:目前已经18到19个小时没有就餐了。
记者:要进行到什么时候呢?
张栋:通常我们会循序渐进的,这一阶段24小时以后才会发适量的、少量的压缩饼干和矿泉水,给大家补充一下,防止生理方面不能维持下去,大家在饥饿环境下继续进行测试操作训练。
记者: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种抗饥饿的训练呢?
张栋:因为战时很有可能出现供给跟不上的情况,我们也是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作战环境来进行训练的,进行实战化的训练,“三抗一倒”训练中的一个抗,就是抗饥饿训练。
穿过生活区,我们再往前就进入了训练区,号位上密集的口令声不断传来。官兵们正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操作着,红黄绿灯在密密麻麻的按钮旁交替闪烁。
张栋:现在我们按照测试发射流程进行操作训练,但是它的背景是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我们说的抗缺氧训练。
记者:这里有一个装置。
张栋:对,可以看到上面显示17.8%左右到17.9%,我们正常的氧气含量是21%。
记者:所以我进来刚呆了一会儿,就感觉有点闷有点困。
张栋:是的,因为在实战情况下,如果外界空气受到污染,我们就采取隔绝式通风,与阵地外的空气不产生交流,这样人员在里面生存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个氧气浓度逐渐会下降,会出现胸闷、困乏,或者是操作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现象。我们训练目的就是真实地构造这种情况,看大家能否正确的进行测试操作,完成导弹的测试发射任务。
导弹顺利发射,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影响导弹的发射进程,所以导弹部队也常常被称为“千人一杆枪”。从导弹训练区乘坐电梯自上而下,导弹竖井旁推进剂加注训练也正在进行中。
突然,加注分队接到特情报告,在模拟液体泄漏处置中,加注操作手中毒晕倒。加注分队分队长陈鑫龙下达紧急处置命令。
记者:我们刚才接到的特情是一个什么情况?
分队长陈鑫龙:刚才我们在加注过程中,操作号手晕倒。
记者:我现在已经戴上防毒面具,我看到在通道里面,慢慢地弥漫起了黄色的烟雾,加注分队正在进行抢修,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连体防护服,我们看到队员们在进行阀门的重新加固,同时还用清水进行洗消。另外一边晕倒的加注员已经被抬到了通风口,军医和卫生员现在已经赶到现场,把晕倒的人员通过应急通道送到军医室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
经过近20分钟的抢修和排查,液体加注演练的口令声再次响起。根据抗疲劳训练要求,官兵们已经连续作业数小时,特情的出现,再次绷紧了大家的神经。
记者:现在我们要继续进行导弹液体的加注,对吗?
分队长陈鑫龙:对,因为现在离上级预定的发射时间比较紧,我们不能因为作业组操作上的问题影响发射时间。
记者:今天我们体验了一天火箭军密闭生存训练的训练和生活,现在我的手表显示,已经是晚上的六点半了,外面天已经黑了,但是我们看到在通道里面,在阵地上还是灯火通明。
记者:营长,这种白天黑夜变换不再明显以后,对我们训练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栋: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密闭生存训练,在阵地里面没有阳光,观察不到外面自然规律的变化,所以大家有时候生物钟会发生变化。
记者:就是生物钟容易紊乱,这是不是就是我们“三抗一倒”里面的?
张栋:倒时差。起初我们有些单位就组织了升太阳仪式,模拟一个太阳,让大家记住时间的观念。
记者:就是白天把太阳挂起来,挂在墙上,晚上再挂上月亮,是吗?
张栋:是的,后来我们就在走廊的尽头,挂了一个24小时的时钟。便于大家观察现在处于什么时刻。
如今,在火箭军导弹部队,密闭生存训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训练,时间从最初的几天增加到几十天,探索出了科学有效的密闭生存模式。
营长张栋告诉记者:密闭生存训练对我们这支部队来讲,已经成为实战化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在遭强敌袭击后,阵地外部的环境非常恶劣,我们这个火力单元如何依托阵地生存下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作战因素,只要我们能够生存下来,就能够发挥我们的王牌底牌作用,给敌以致命的打击。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