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军营•记者在战位】陆空联合防空丨确认过眼神,是并肩作战的人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丁杨 邹谋学责任编辑:伍行健
2019-01-20 17:38

【新春走军营•记者在战位】

陆空联合防空丨确认过眼神,是并肩作战的人

邹谋学 中国军网记者 丁杨

有人在天上守望着地上的和平安宁,有人在地上瞭望着天上的风云变幻。记者走进中部战区陆军某防空旅采访,就和这里的官兵们共同分享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作为一支望天战斗的部队,该防空旅如今已经实现与空军实时共享空情信息。

雷达技师检修“千里眼”。肖飞 摄

“方位××,距离××,发现可疑目标,请你部密切监视……”接收到空军某分队传来的空情信息,担负值班任务的某导弹营官兵随即奔向各自战位。

“没有空情,就没有存在感。”这一改变,在基层一线官兵中引起不小的轰动。跟踪制导雷达站技师杨亚运当兵10年了,却极少像现在这样处置真实空情:“那种感觉就像是子弹上了膛,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作为一名防空兵,我感觉自己离天空更近了。”

渤海湾畔,寒冷的海风不断地吹打着战士们的脸颊,他们的心却是一片火热。官兵们深知联合作战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而空情信息共享则是联训联战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很期盼,但是以往总觉得很难实现。”谈及如今的信息融合,杨亚运有点儿不敢想象。前些年,在和其他军兵种搞联演联训的过程中,空情信息都是以电话、文书的形式传递,不仅信息要点少,而且时间上存在滞后性。这一环节的时间如果能够节省下来,在战场上,对敌人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这并不是异想天开。

防空作战讲究以快制胜,空军雷达探测距离远,利用空军提供的空情信息,能够大幅减少搜索发现目标的时间,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准备。空情信息共享在技术上不难实现,体制壁垒是曾经的难点。过去侦察各自为战,情报难以共享。如今,在战区主导下,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各军兵种情报共享的链路变得越来越畅通,过去看不清、摸不透的战场变得立体透明,官兵们仿佛安上了一双双“千里眼”。而战场,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一方的。

对来袭目标下达拦截命令。肖飞 摄

自打该旅享受到空情信息共享这份“福利”后,官兵们练兵备战更加积极。因为在他们心里,这不仅仅是一份“福利”,更是一种能力倒逼,面对真实空情,面对未知风险,没有人可以有丝毫懈怠。

“嘀,嘀……”前段时间,旅里正在组织专业知识学习,电铃突然响起,空军某分队经上级批准传来不明空情,所有人员来不及收拾笔本和马扎,第一时间奔向战位,一场联合防空演练拉开帷幕。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进行兵器展开时,发射填装班班长杨奇急了,发射车由于油机故障不能正常工作,进度上明显拉了后腿。平时等于战时,这是官兵们心中始终绷紧的一根弦,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情况,找出问题再维修是不可能的。正当大家百般焦灼时,翟博士拿着一根细绳跑过来找到杨班长:“教你一个应急的办法,油机故障原因待空情处置完毕后再查找。”只见他用细绳将一个铁钩挑起来,发射车便正常发动了。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攻关与钻研……

大家口中的翟博士,是该旅技术维护室的翟瑞永主任。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三年前,翟瑞永接到上级命令担任技术维护室主任,为了弄懂所有主战装备的性能,每天他都要和全营的官兵泡在训练场上。三个月弄懂一个主战装备,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经过加班加点的学习,翟瑞永很快掌握了所有装备的维修和操作技术,并带领技术维护室的人员钻研创新。为战车解围,是他和同事们的天职。还有很多次这样那样的小困局,都能被他一一化解,并将方法技巧在全旅推广开来。

翟瑞永维修装备。肖飞 摄

技术上的精进促使战斗力的快速生成与提升。行动与实操上的精简同样重要。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对于实战毫无益处,取而代之的则是实打实的指令。“空军能够提供给我们空情信息,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战斗力更上一层楼,”教导员尹雪亮发自内心地感谢那些连接在屏幕另一端的战友们。

从以前军兵种之间红蓝对抗的联演联训,到如今合作性的联演联训,官兵们完成的是一场思想上的重塑。未来战争要一起打,情报信息就要铺就一张网。雷达旋转、导弹竖起、火炮昂首……各作战单元严阵以待。未来战场上时时紧盯作战对手,处处瞄准战场环境,将会是我们的军队最好的备战状态。

导弹直刺苍穹。肖飞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