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用攻略遇到实战情况,竟惨遭"滑铁卢"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匡大镇 林希民 谢浩 等责任编辑:杨帆
2018-02-13 10:19

当比武向实战和应用靠拢,激烈的“碰撞”给廖常蕊带来了新思维的火花,他感慨:“如果思维上的‘疏忽’被放到战场上,恐怕就是满盘皆输。”冬日演兵场,呵气成雾,战鼓催征。在陆军步兵学院“英雄杯”军事大比武中,1000余名学员与近似实战场面对面的“碰撞”,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呼……”起身冲刺、急停卧倒、出枪瞄准,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学员廖常蕊拼命调整呼吸,可剧烈的喘气带动枪身上下起伏,准星怎么也套不到目标上。

眼看1分钟的射击时限就要结束,廖常蕊强行压下枪身射击,打空弹夹的那一刹那,他的心里“咯噔”一下:脱靶了!

无论是武装越野还是步枪射击,单项考核都是优秀水准的廖常蕊却在这组合课目中遭遇“滑铁卢”。

冬日演兵场,呵气成雾,战鼓催征。在陆军步兵学院“英雄杯”军事大比武中,1000余名学员与近似实战场面对面的“碰撞”,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冬日演兵场上的“化学反应”

——陆军步兵学院紧盯实战需求开展军事大比武锤炼学员打仗能力

■匡大镇 林希民 谢 浩

一枚手榴弹引发的意外

学员雷明远在手榴弹投掷课目上来了一个“开门红”。

投远53米,投准12枚中11枚,让他一举突入前十名。与他同批的学员叶世强虽然投远58米,但在投准上却挂了“零蛋”。

一直被视为种子选手的叶世强此次“折戟沉沙”,竟是因为手榴弹。

原来,比赛采用的新式手榴弹和训练弹相比,外观一致但重量要轻。叶世强用惯了训练弹,导致比赛时难以适应新式手榴弹的手感。而雷明远在训练中曾把大小不一的水瓶装满水,用来模拟各种重量的手榴弹进行投掷,在第一次投准失误后就立刻调整了投掷力度。

对手榴弹轻重的疏忽也许只关乎这场比武的胜负,但这样的“惯性思维”如果被带上战场,会对一场战斗的胜负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廖常蕊最有发言权。赛前,他曾详细研究了比赛课目规则内容,制订了强化训练计划并下了狠功夫。

他的计划虽与他人相差无几,但“加量又加价”:别人扛圆木跑400米,他跑1000米;别人戴防毒面具冲200米,他额外穿起雨衣多冲了几回400米……

尽管赛前来来回回演练了十几次,一个小“疏忽”却始终没有被他发现。原来,他仍像平时一样把体能与技能分开训练,跑步时拼命跑,射击时使劲瞄,却始终没想到训练“剧烈运动后立刻瞄准射击”这个事儿。思维上的“弯道”没有转过来,最终让他在比赛时吃了“大亏”。

诸如此类的状况不在少数。匍匐前进要求把钢盔换成小帽,有的学员没能及时调整姿势导致被铁丝网剐伤;有的学员在教学法比武中只照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生搬硬套……

平时惯用的“攻略”通通失效,一进入实战情况就状况频出,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训练思维!”教员李波涛斩钉截铁地说,过去我们只想着把体能练强、把技能练精,却很少想着把体能技能融入实战应用中。

当比武向实战和应用靠拢,激烈的“碰撞”给廖常蕊带来了新思维的火花,他感慨:“如果思维上的‘疏忽’被放到战场上,恐怕就是满盘皆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