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红头文件里的国防情怀,暖了军人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徐明 辛振乾 王根成责任编辑:杨帆
2018-02-07 08:56

撑起军娃的明天,稳固一座营盘

今年新春前夕,6名脸呈棕色的官兵坐在记者面前,讲起从孩子转学经历感受到的获得感、荣誉感,个个眼噙泪水。

“没想到这么重视、没想到这么顺利……”尽管过去大半年,还在被感动的蒋勋哽咽着连说几个没想到:“焦作真拥军不是写在文件上,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落在行动上。”

去年5月中旬,担任新单位组建筹备组领导的蒋勋,前期带领部分官兵来到焦作,也把女儿蒋喻涵带了过来。

那天,蒋勋到市教育局打听学生转学事宜。办公人员说,市长都没权力安排转学。蒋勋告诉他们,他是刚移防过来的,一听是军人,立马有人把他带到教育局蔡庆志办公室,当面问他想去哪个学校,立即开出有关手续。

当天下午,蒋勋带着女儿来到距部队营区最近的学生路小学,校长杨芳不到10分钟给他安排完插班手续。办完手续,杨芳告诉蒋勋,学校从没有学期中间插过班的先例,唯有军人子女才给“破例”。

“军人子女可以全市择校,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也是第一次听说。”蒋勋越说越激动,翻出这份《通知》指给记者,只见上面详细规定现役军人子女入幼儿园和小学、初级中学,在严格执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优先安排到教育质量好的学校;个人自行选择到学区外学校就读,优先安排入学,学校不得拒收;没有空余学位,就近安排教育质量好的学校,等等。

“他们对待军人子女动了真情。”作战支援营营长于杰的情绪也格外激动,仰望好一会天花板才开口。他回忆,去年8月份他随第二批移防部队来到焦作时,小学报名已经结束,二年级二班班主任宫晓慧知道他是军人后超员额接收他儿子于浩轩,可是没有教材。学校惯例提前半学期按人头订小学教材,没有多余留存。校领导接到反映,反复给出版社协调,说明军人子女入学情况,让给加印一套。

“孩子上学不发愁,我就少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带兵训练。”于杰万分感慨:“将来我们用战斗力回报这份深情厚谊。”

采访中记者获悉,去年秋天第一批转学过来的15名军人子女,都进入理想的学校。前期担心孩子转学找不到好学校的官兵,现在看到各级落实这一政策不打折扣,春节后都想把孩子转到驻地,家人也好团圆生活。目前,焦作军分区已将情况给地方相关部门反映,提前做好准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聆听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记者油然而生一种感受,一个军人家庭就是钢铁长城上的一块“砖”,只有稳固每一块“砖”,我们的钢铁长城才坚不可摧。这份《通知》为移防过来的“军娃”撑起一片蓝天,也撑起他们的父亲练兵打仗的营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