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启程——点击2018年春运关键词

来源:新华社作者:樊曦 徐海涛 邓瑞璇 余贤红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02-01 18:20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2018年春运2月1日揭开序幕。条条归途上,人们将开启一段新的春运记忆。

这份记忆将一如既往热闹欢腾。40天里,近30亿人次出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又将上演。

这份记忆也将拥抱新鲜,从“路途漫漫”到“说走就走”,从“通宵长队”到“扫码刷脸”,每一个改变的细节都在叙说着几十年间的进步,讲述着春运的变迁。

新运力:条条大路通我家

“与过去相比,铁路春运已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副主任黄欣告诉记者。

作为“老铁路”,黄欣曾有“扒火车”的经历。40年前刚刚改革开放时的春运,还是学生的他从广州回长沙,绿皮车厢里塞满了人。“座位下行李架上都是人,连空气都快塞不下了。”到站后实在挤不到车门口,他只好从车窗翻了出去。

这样的场景如今恍若隔世。特别是过去十年间,随着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快速发展,铁路运力不断提升。去年,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7万公里,高铁里程2.5万公里,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越来越多。

万众出行成就“史诗级”的春运。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今年春运总量矛盾有所缓解,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总人口。

从铁路看,今年春运最大的亮点来自一直被称为“锅底”的川渝地区。成都铁路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成高铁、兰渝铁路和渝贵高铁首次服务春运,出入川通道大增,“蜀道不再难”。

“全国春运看铁路”,但从旅客运量看,公路约占80%是绝对的“大头”,尤其是中短途走公路回家更方便自由。

“自驾行需要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只有9.1公里。现在这一数字扩大了5倍多,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8.92公里。”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说。

我国高速公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建设。1988年,沪(上海)嘉(嘉定)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现在,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6万公里,覆盖全国97%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不断织密的路网为大众铺就了回家之路。

走出车站和机场,“最后一公里”的打通也让冬日归途少了些艰辛。在北京,北京公交集团在春运出行高峰时段开通社区高铁专线,方便乘客往返北京南站;在沈阳,沈阳南站与公交公司联动,春运期间公交车保证6分钟的运输频次;在广西,铁路部门探索出“高铁无轨站”模式,使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山区县融入高铁路网。

“通过构建集票务、旅游、调度、安全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11个高铁无轨实现联网运营,旅客可以实现跨区域便利化出行。如甲地到乙地,旅客可以一站式购买甲地到A高铁站再到乙地的公铁联程车票,甚至还可以预订旅游住宿,实现全程无缝换乘。”广西高铁无轨站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海斌说。

“开通无轨站后,我们和铁路的关系从之前的竞争变成了合作共赢,从玉林市区到设有无轨站的县,客运量增长了约15%。”广西运美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朝平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