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一家子都光荣;退伍,一辈子受尊崇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社作者:肖福恒 肖静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7-20 11:51

一条“新引擎”,时时搜索着退伍

军人生存状况的“表情包”——

强力驱动“南召速度”

“退伍军人战争年代不怕牺牲、保家卫国,和平时期刻苦训练、巩固国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有的在战争中牺牲或伤残,在训练时落下伤病,有的返乡后遭遇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家庭变故,生活窘迫,成为困难群体。仅南召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灾致贫的退伍军人就达550多户。给予他们充分的善待、优抚,让他们流血流汗不流泪,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民主与法制网”记者,县委书记刘永国的话掷地有声。

蹄急步稳摆脱贫困,不遗余力迈向小康社会的南召县,每天都有无声的变化。然而,2万多名退伍军人的优抚事仅靠民政局优抚股3 名工作人员,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

成立了县级退伍军人服务中心,乡镇建立退伍军人服务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个服务站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两名政治可靠、有影响力、热心服务的协管员,服务本辖区退伍军人。各行政村、居委会建立退伍军人服务室,由一名退伍军人担任服务联络员,按照“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座谈、每年有活动、节日有慰问、平时有走访”的要求,通过经常到村入户的方式,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由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参加,组建百个老战士手拉手致富联盟,成立千余人的退伍军人扶贫志愿者队伍,建立扶贫联盟,手拉手开展互助服务。依托城区光荣院、15个镇街、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立5处城区活动站,形成上下联动、城乡一体的优抚服务网络。

“老战友,有话请到这里说。”这幅宣传画以长城为背景,一双“心”字的手里,透出三军战士敬礼的主体。在城郊乡,记者走访了东庄村、董店村、北沟村退伍军人服务室,看到一本本退伍军人资料汇编,看到一张张退伍军人服务事项登记处理表,既翔实又具体,有诉求有结果。

“战友之家”应运而生,有号召力的退伍军人在这里做志愿者,负责接待来访和咨询、沟通协调等工作。“战友之家”既是向老兵灌输正能量,强化荣辱观的教育基地和思想阵地,也是听老兵诉说衷肠的服务阵地。退伍军人对优抚政策有意见,可以向战友之家申诉,由其遴选的21名调解员负责把头一道关。这些举措将一些上访骨干变成了为退伍军人服务的骨干。

好雨知时节。在落实国家优抚条例的基础上,南召县出台了“十二条拥军优属新举措”;六级以上伤残老战士住院免费接送并到医院探望;七一慰问老兵、八一祭奠烈士;为退伍军人及子女入学、转学提供优先服务;为80岁以上老兵祝寿、送蛋糕;组织老兵参观部队、过部队生活;为病重的老兵预约资深专家、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为过世的老兵穿军装、召开追悼会;正在建造宾馆水平的光荣院,只剩下砌院墙了,将来70岁以上身体健康的老战士可分批到光荣院享受宾馆式疗养……

犹如一个巨大的搜索引擎,中心充分调动各乡镇优抚服务工作站的作用,破解了“中梗阻”问题;充分发挥村(社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化解了基层政权在优抚方面力量薄弱的问题。

2017年八一前夕,服务中心副主任董向远到石门乡慰问了一名老兵。“他曾经上过访,可我们这样正式地搞一次慰问,跟他坐到家里聊聊天,他的心气就顺了。”他们去慰问乔端镇的抗美援朝老兵时,村民纷纷加入,老兵感动得落了泪。

春节前夕,服务中心为退伍军人及其家属专门制作的红色优待证开始发放,此举将惠及8万人。持证者参观县域内旅游景点免门票,在医疗机构就诊优先,乘市内公交免费。签约商家中,超市对持证军人军属打九五折,饭店打九折,日化打九折,旅馆打八折,奥斯卡影院打六折……南召县的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拥军优抚“菜谱”越来越丰盛。

提升运行效果,服务中心还将开通微信公众号,分行业及时发布中心活动、优惠商家等信息,以使退伍军人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和优惠。

“县里已想方设法筹钱,为养老保险中断的士兵补缴了保险。在政策范围内,各相关局委积极办理。政策范围之外,主要由服务中心和分布于各乡镇和村(社区)的优抚服务站发挥作用。”服务中心副主任朱泉阁介绍。

据悉,县里开始筹备成立退伍军人发展基金。服务中心也正在和几家医院洽谈,希望将来通过政府贴补一点,医院优惠一点,对退伍军人及家属就医有更多的优待。

记者采思四:“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一个月时间,打造出一条贯通城乡的拥军优属“新引擎”,“南召速度”必将载入中国双拥史册。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长期以来,“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是刻在一代代军人脑海的美好记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人民群众给予子弟兵的崇高称誉。那些一度泛起的不尊重军人职业的丑陋现象,不过是一些枯枝败叶,随着十九大春风的荡涤,终将会一扫而去。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南河店镇退伍军人服务站。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