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铭记历史应成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作者:吴佳珅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12-12 15:39

1.jpg

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墙面遇难者遗像的灯熄灭,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消亡。在1937年长达6周之久的南京大屠杀中,有30多万个同胞遇难,这意味着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这个“12秒”装置位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厅里,昏暗逼仄的场景,让参观者极其压抑。

尽管时间已久远,然而参与那场浩劫的施暴者冷血和变态的丑恶行径跃然纸上。一个当年参与暴行的日兵如此回忆:“那时我们驻下关。我们用铁丝网上的铁丝把抓来的俘虏每10个捆成一捆,推入坑中,然后泼上油烧死。有种杀法叫‘勒草包’,杀时有种像杀猪一样的感觉。干着这些事,对杀人就会变得无动于衷。” 在当时的下关,被集体屠杀于幕府山脚下的遇难者同胞逾5万人。

对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政府至今仍未有一次正式的道歉。不仅如此,日本还以修改教科书,甚至以广岛长崎原子弹受害者的面孔,妄图改变和美化那段侵略的历史。这样拙劣的表演,徒增笑耳。从现在的幸存者和遇难者来讲,80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戮行为是个人的灾难,由几十万之多的个体灾难集聚而成的,则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灾难。

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民族有过这样惨痛的浩劫。从二十多年前由吴子牛执导的电影《南京大屠杀》上映至今,《栖霞寺1937》《拉贝日记》《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众多与大屠杀相关的影视作品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提醒人们莫忘同胞在南京曾经遭受的浩劫。此前,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上反响巨大,引发西方主流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热议。

对于这场惨绝人寰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碎片化感想,更是国家层面的集体记忆。2014年12月13日,国家在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首个公祭日。与此同时,更多的人通过在线网络进行公祭,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以网上献花、点烛等虚拟祭奠形式唤醒国民情感和身份认同。

尽管日军在大屠杀时严密封锁消息,然而不少满怀正义感的外国记者在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后,毅然不顾日军的阻挠将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告知世界。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发表记者德丁所撰写日军进城后最初几天的暴行的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今年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颇让人感慨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真正元凶朝香宫鸠彦因为皇族的缘故得以逍遥法外,战后纵情于高尔夫球,并以94岁高龄死去。

穿越时空的隔阂,回顾同胞这段惨痛的经历,总会让人感觉历史的沉重和无奈。唯有永不忘却,才能唤醒和承载后来者的缅怀和反思之情。对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尽管早已突破地理和民族的隔阂,然而光阴的流逝让曾经的场景变得漫漶不清。国家公祭日则构建了强烈的传播仪式感,并以这样的方式让南京大屠杀这种民族巨大创伤的集体记忆对抗时间的侵蚀,代代相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