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对于铁骨铮铮的程开甲来说,亦是如此。
2008年,所有人都沉浸在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之中。一位“两弹一星”元勋静悄悄地离开了,他就是张蕴钰。
△张蕴钰
张蕴钰病危时,程开甲赶到他的病床前,执手相看泪眼。两位老人的沉默,包含着荡气回肠的力量。
程开甲永远都不会忘记,在那段“吃窝窝头来搞原子弹”的艰苦岁月里,张蕴钰曾给了自己多么大的支持。
1976年地下核爆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坑道临近出口处的宽度成了争执的焦点。程开甲认为出口过宽,如果不进行封堵就有泄露的危险。有人提出反对,认为“再多增一米,就是修正主义”。这时候,张蕴钰站了出来,坚决地说:“这个问题,听老程的。”
△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的前线指挥部部分领导老照片:(右至左)毕庆堂、张爱萍、刘西尧、刘柏罗、张蕴钰、苑华冰(资料图)
1998年,程开甲去探望张蕴钰。那一天,他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回忆起22年前张蕴钰说的那简单却充满力量的八个字,程开甲掩面而泣。静静坐在一旁的张蕴钰,沉默着,回忆着属于他们的马兰岁月,一颗滚烫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张蕴钰走了。程开甲翻出那首当年张蕴钰送给自己的诗:“核弹试验赖程君,电子层中做乾坤。轻者上升为青天,重者下沉为黄地。中华精神孕盘古,开天辟地代有人。技术突破逢艰事,忘餐废寝苦创新。专家学者风沙里,同与战士历苦辛。……”
△张蕴钰(右)与程开甲(左)合影(资料图)
如今,金黄秋叶落时,程开甲也走了。也许,他在另一个世界,在那遥远的马兰,又与他的老战友们相聚。
△资料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张蕴钰、林俊德、程开甲,中国核试验战场上的“老兵”。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一个信念:为国自强不息的钢铁信念!历史选择了他们那一代人,他们那一代人也创造了历史。
生命是短暂的。在历史的舞台上,程开甲他们那一代人静悄悄地来,如今又静悄悄地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座无言的丰碑——罗布泊深处,刻着“永久沾染区”的石碑格外醒目。
△资料图
凛冽的西风、漫卷的黄沙使这块石碑愈加坚挺。它在告诉世人:无论过去多久,我们的记忆都不能随风而逝,也不能被黄沙掩埋。我们要永远记得,正是有了程开甲他们这一代人的默默奉献,我们才能有今日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