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老兵
——晋江退伍老兵群体创业奋斗的精神素描
■解放军报记者 余金虎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杜怡琼
曲径千枝漾,幽兰白芷柔。晋江,从落后的滨海县城跻身全国百强县,这份成绩单中不仅饱含“晋江经验”的深厚积淀,更凝结着奋斗者的拼搏汗水。
在晋江加速发展过程中,这样一群人功不可没——他们用军人敢打必胜的精神和晋江人爱拼敢赢的气质,开创出事业的新天地,这就是晋江老兵。
☞ 爱 拼
与退伍老兵庄典昭朝夕相处的几天,记者有种置身军营的错觉。
每天6时30分,随着手机设定的起床号铃声响起,他准时起床快走健身。早餐后,开始打扫卫生。8时,准时到公司查看运营情况。尽管年近六旬,生意也交给子女打理,但这样一板一眼的生活,对庄典昭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现在我还经常梦到当兵时的样子!”庄典昭魂牵梦萦的军营,在千里之外的黄土高原。1977年,在邻里乡亲的敲锣打鼓声中,庄典昭和同乡伙伴戴着大红花,一同参军入伍。初到军营,水土不服、语言沟通不畅、训练强度大……诸多困难,横亘在他的面前。
“靠什么迈过这些坎儿?”记者问道。
“一个字,拼!”庄典昭凭着每天比别人多练一两个小时的韧劲,很快成长为专业骨干。
有人说,“爱拼敢赢”是晋江老兵身上独特的“晋江气质”,庄典昭则把这种气质归功于部队对他的磨砺,“部队能够改变一个人,让我学会了敢打必胜、吃苦耐劳。”
1980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晋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允许群众集资办企业。1981年,服役期满的庄典昭一回到老家,就被这种创业氛围感染,开始尝试做五金、轻工方面的生意,但苦于没资金、没货源、没销路。在困境之中,军人的干劲、晋江人的拼劲在他身上爆发了。得知东北有优质原材料,庄典昭揣几个红薯,买张站票,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别人就是看重他的实诚和拼劲,愿意和他做生意。”晋江籍退伍老兵林金永对老战友赞许有加。庄典昭却微微一笑,谦虚地说:“整个晋江都在奔跑,当过兵的更要冲在前。”
庄典昭只是晋江老兵群体的一个缩影。如今,这些退伍老兵中,涌现了许多优秀企业家,有的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有的创立了享誉国内的品牌产品,他们共同在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上写下老兵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