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久(1904-1937),原名刘长发,曾用名陈永久、王福东。190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三家村一个雇农家庭。少年时期因家境贫穷,仅念过二三年书,在家务农。1927年人东北军,至“九一八事变”前,一直在吉林省防军第二十一旅骑兵二营七连当兵。
1932年2月,日本关东军清水支队沿吉敦铁路线“清剿”,陈荣久所在的七连长要投降日军,他立即和一些爱国士兵当夜缴了连长的枪,宣布七连举旗抗日,投奔刚成立的王德林领导的中国国民救国军,任新编第五连连长,率队在宁安、海林、穆棱多次与日军交战。在日军准备进攻吉东,并用政治瓦解阴谋使救国军、自卫军、护路军内部出现摩擦内讧时,陈荣久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当救国军副司令孔宪荣令他协助刘万奎去梨树镇缴自卫军马宪章旅时,他严词拒绝,他说:“困难当头,我们应该一致对外,要以团结为重。在自己内部互相残杀,就给敌人造成各个击破的机会。”从此他在士兵中的威望愈来愈高。后来救国军、自卫军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溃散逃跑,他在士兵中疾呼:“我们决不投降,也不过界,就是剩一个人也要坚决抗日到底。”2月,他率队参加了李延禄领导的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担任军部副官,成为李延禄军长的得力助手。协助李延禄指挥了八道河子、马家大屯、马连河、攻打密山等多次战斗。每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被称为“岳武将军”。3月1日的八道河子战斗中,四五百日伪军携6门山炮来袭击,李延禄下令收集子弹组成敢死队,陈荣久挺身而出。在他带领下,敢死队以勇猛快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冲入敌人正在放火烧房的屯中,一名日本军官当场被乱刀捅死。据吉东局报告,此役共击毙日军官兵37人,缴枪支弹药一批。5月3日晚,他率队在夜色掩护下,急行军奔袭穆棱县陈家岭车站,全歼守敌。7月中旬,陈荣久同王毓峰、朱鸿恩等游击军骨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下旬,游击军改编为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他仍任军部副官。
1934年春节前夕,军长李延禄进关寻求各界援助,部队交由陈荣久和一团团长杨泰和共同指挥。两人率部在密山平阳镇、向阳镇等地击溃日伪军的进攻,缴获一批武器,装备了部队。上半年,与日军作战50余次,毙敌百余人,伪军、伪警纷纷哗变。7月,李延禄经海参崴回到密山。同年秋,陈荣久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36年7月,陈荣久完成学业回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海参崴交通局吴平(杨松)指示他为联络员去饶河,改组下江特委,同时以活动在饶河的抗联第四军二师为基础组建抗联第七军。他由交通员于吉东引路,日夜兼程过三江平原、翻完达山,9月15日在大佳河西沟召开会议,改组特委;11月15日,在关门嘴子和文登岗之间石头窝子岭后,将第四军二师正式编成东北抗联第七军,陈荣久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七军成立后他发现原二师个别干部搞派别活动,分裂领导之间的团结和我军与各抗日山林队的关系,企图达到破坏组建第七军的目的。1937年2月28日,他在给上级的信中指出:“我们以前结成统一战线的山林队伍,到现在与我军完全有对立起来的现象”,“我们抗日联军处在极端孤立和危险的状态”。据此他果断地清除了队内的奸细分子,处理了内部存在的问题,巩固了第七军。3月初,他在暴马顶子密营召开会议,决定拔掉对第七军危害甚大的驻西林子的日特机关“饶河地方治安工作组”;并拟在天津班召开山林队首领会议。早已投敌的军部秘书罗英主动要求给各山林队送信,暗中将我军计划泄露。3月4日夜,军参谋长崔石泉率队包围了西林子,但部队行动已为敌人探悉。战斗打响后,敌人防守甚严,火力很猛。崔石泉考虑到不能强攻,命令部队撤出战斗,向小南河天津班转移。陈荣久得知后,决定在天津班附近山包设伏歼敌。
3月6日下午,饶河日本参事官大穗久雄率100余日军和伪军,共200余人乘马爬犁进入伏击圈。我军居高临下,打得日伪人仰马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敌人开始溃退。正当我军准备组织冲锋时,饶河伪警察大队长苑福堂带200多伪军从我军背后冲上来。我军在腹背受敌、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顽强战斗到下午6点,陈荣久负伤不下火线,指挥部队转移。他边打边撤走在后面,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此战我军击毙日军大穗久雄以下30余人,打伤10余人,毙伤伪军数十人。几天后第七军派人到天津班,在门关村群众帮助下,把陈荣久和5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天津班附近第四个山包上。
1982年饶河县人民政府在山包下立了石碑,碑上写着“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陈荣久烈士牺牲地,1937年3月6日。”1997年在饶河烈士陵园建立陈荣久烈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陈荣久烈士纪念碑”,供人们缅怀悼念。
(于绍雄整理)《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