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红瑶情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史照栋、孙继炼、张建军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12-25 17:10

编者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孩子的素质如何,更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大事。武警警官何方礼主动投身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扶贫助学事业中,多年如一日地向红瑶女童倾注爱心,不仅体现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表现出一名当代军人的远见卓识。希望有更多的战友能像何方礼一样,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云乡鸟瞰。
 

新世纪第一天。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上,何方礼、梁柳芳这对“新人”收到一份来自大瑶山红瑶寨的特别祝福:一块绣满火红杜鹃花的土布方巾。这是红瑶女童班的同学们用大瑶山盛开的鲜花榨染的五彩线,一针一线精心绣织的。针针线线饱含着百余名红瑶女童的片片深情,簇簇杜鹃寄托着大瑶山父老乡亲的声声祝福。

命运结缘大瑶山

“小小绣花针呀,你为什么不能变成笔尖尖?圆圆绣花绷呀,你为什么不能变成书本本?腰间竹饭包呀,你为什么不能变成书包包……”一曲流淌在广西大瑶山寨红瑶女童心中的歌谣,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红瑶女渴望求学之梦。

那是何方礼入伍到武警广西总队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队后第一次进瑶乡。“叔叔,买我的杨梅吧!”刚刚走下公共汽车的何方礼,被一位打着赤脚、捧着竹篓的红瑶卖梅小姑娘挡住了去路。“叔叔,这一竹篓梅才5块钱。”当小姑娘看出眼前的叔叔并没有买意时,紧步上前:“叔叔、叔叔,你买了我的梅我就可以读书了!”那神情、那语气充满企盼。红瑶女童的话,震撼了何方礼的心:那一年,上小学三年级的他,曾因缺3元钱学费而面临辍学,软磨硬缠乞求父母的情景历历在目。何方礼的手不由自主地伸进了衣袋,用仅有的7元钱买下了红瑶女童的那篓杨梅。贫穷但渴望知识的卖梅红瑶小姑娘给何方礼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正在这个时节,何方礼所在的中队与白云乡中心小学的红瑶女童班结成了共建对子,使何方礼资助红瑶女童上学求知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在红瑶女童班里,何方礼首先选择了家庭最困难的麻耶村戴妹英为资助对象,从此他与红瑶女童结下了不解之缘。

发津贴的这一天,何方礼来到邮电局,他要给在大瑶山寨的红瑶女童戴妹英寄去这个学期的学费。何方礼提笔写着汇款单的手不由地停住了,他想起了在川北大巴山里读中学的妹妹何芳:“哥哥,这段时间爸爸、妈妈伤残的身体时好时差,为治他们的病花了不少的钱。新学期就要开课,我怎么上学呀?”最让何方礼难忘的是妹妹12岁那年,为让他新年能穿上一双新鞋,她连着半个多月,冒着严寒,起早下地收菜赶到集上叫卖,挣得6块钱,买了一双胶底布鞋。那天晚上,当妹妹兴高采烈地把新鞋穿在他的脚上时,何方礼落泪了。他发誓自己挣钱了,一定给小妹买双最漂亮的鞋子。一边是亲妹妹何芳,一边是红瑶妹妹戴妹英,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能舍得?打那以后,何方礼把他21元津贴费分成3份:8元寄给妹妹小芳,8元资助戴妹英,5元留着自己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