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海军三级军士长何以被誉为“防空反导之芯”?

来源:新华社作者:樊永强 李昊 王冠彪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7-11-30 17:10

逐梦深蓝谋打赢

——记海军沈阳舰舰空导弹区队长、三级军士长舒令

黄海某海域,风急浪高。刹那间,惊雷乍响,一枚导弹呼啸而出,直扑海上靶船。

“目标稳定跟踪!”“导弹飞行正常!”在海军沈阳舰舰空导弹控制室内,一名肩扛“三道拐”的士官镇定自若,不时上报口令。

数分钟后,编队指挥所通报——靶船被精确击中!沈阳舰在海军组织的实兵演练中取得开门红,并开创了舰空导弹首次打击水面目标的先例。

这名“三道拐”士官就是舒令,海军沈阳舰舰空导弹区队长、三级军士长,一名被战友们誉为“防空反导之芯”的高级士官。

入伍18年来,舒令先后2次荣立二等功、1次荣立三等功,2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海军十佳技术能手”。

信息尖兵

2005年3月,海军沈阳舰组建,已经在某护卫舰服役5年的舒令主动请缨参与接舰。沈阳舰采用全新的舰空导弹系统,舰员的学习培训几乎是“白纸一张”。

战舰向高度信息化转型,舒令和战友们遭遇前所未有的“阵痛”。

同年5月,舒令与10多名战友一起进入军校学习。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开班前的两次摸底考试,他带的班成绩倒数第一。

背水一战!舒令和战友约定:晚上12点前不休息,下次考试一定要打个翻身仗!

结业考试,舒令21门课程平均90分以上,他带的班总评成绩第一。

面前的“大山”一座接着一座。第一次走进导弹指挥仪战位,舒令“一阵眩晕”:近百种仪器设备,上千个按钮、开关、指示灯,满眼密密麻麻的文字。全班战士看啥啥新鲜,但看啥啥不懂。

为了熟悉设备界面,他把面板一笔一笔画出来,图纸能铺满大半个后甲板;为了熟悉操作规程,他向专家请教技巧,经常练到双手发麻。

终于迎来实战考验。2007年6月,沈阳舰进行第一次舰空导弹射击。舒令在极短时间内操纵2个手舵,按下多个按钮,引导计算机完成4次准确计算,比系统自动跟踪设定用时快一倍,并成功命中目标。专家直喊:“了不起!了不起!”

打赢标兵

“作为一名海军导弹兵,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把导弹打出去,而要时刻想着如何适应未来战场,如何打得准、打得赢。”舒令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呼唤着像舒令这样的高级士官从经验技能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

在一次复杂电磁演练中,导演组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将带干扰的高速靶机用于实弹射击。面对突发情况,舒令有些措手不及,接连几个飞行航次,系统雷达都没有抓住目标。

残酷的现实让他认识到:谁能抢先攻占信息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与强手过招、用逼真环境倒逼。”2009年后,舰空导弹区队在舒令带领下,一改以往对手、环境设置不实不强的做法,突出抓好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反导等多个战法的研究突破。

2011年,某实弹演习任务中,2批带强干扰导引头的靶弹,呈“冰糖葫芦式”向沈阳舰飞近。舒令在电磁迷雾中准确抓住目标,操作手冷静击发,导弹准确击毁靶弹。这是海军首次成功拦截此型干扰靶弹,沈阳舰再次创造了海军记录!

那年,在一次业务研讨会上,舒令提出:“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尝试用舰空弹打击水面目标,因为舰空弹的特点是系统反应时间快,虽然打击效果不如舰舰弹,却一样能起到毁伤对手的作用。”

在场首长和专家的认可给了舒令十足的信心。

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关战位之间的协同更加复杂。舒令整天铆在战位,研究系统之间的协同,有时还故意把战位的灯关了,练习盲操,只为提高操作速度。

实弹演练那天,随着指挥室一声令下,舰空弹应声出筒,随即海上目标靶被击中损毁!

全能士兵

国产航母下水、新型舰艇入列……近年来,海军装备发展迈入快车道,新型战舰以“下饺子式”的速度不断入列。武器装备日益信息化,呼唤着更多高素质士兵。

“一人强不叫强,全系统全功能全号手强才是真的强。”作为同型号舰空导弹操作使用“第一人”,舒令时刻在考虑如何使区队人员人人都具备过硬的打赢能力。

为了让舰空导弹区队全体不漏一人地掌握系统知识,他定期组织区队人员开展教学法集训,对电子线路、计算机原理、仪器仪表等课题进行集中研究攻关。

在他的带领下,舰空导弹区队全体“个个懂装备,人人能维修”,区队荣立1次二等功,有8人已经成长为其他舰艇上的专业骨干,21人荣立三等功,1人顺利提干。舒令也被所在的某驱逐舰支队官兵亲切地称为“全能士兵”。

在舰空导弹区队官兵的宿舍里,随手翻开书架上的笔记本,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再完美,也只是一滴水,只有一个高效的团队,才是一片大海”。舒令用这句话勉励大家团结求实、积极向上。

他说:“在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征途上,我要做一名勇敢的冲浪者,带领区队成员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新华社济南11月29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