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成就 并肩世界
和许多在深圳扎根的港商一样,林立方的“双城记”最早要追溯到香港回归前。1992年,他告别自己的家族事业,投资2000万港元,在深圳罗湖口岸附近发展餐饮和娱乐业,由此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有关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林立方再次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自己是前海第60家注册的企业。城市的转型和企业的转型结合在了一起。”他说。
如今,林立方的星利源集团在深圳已经拥有了1万多个零售终端,覆盖近400万消费者。
他说:“回归前,香港是供方,深圳是需方;回归后,深圳更主动对接香港,双方彼此成就。现在,从粤港澳大湾区到‘一带一路’倡议,香港要了解深圳、了解祖国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
从1997年的1297亿元和13445亿元起步,2016年深圳和香港的经济总量分别达到19493亿元和21300亿元。
20年间,深圳已从全球市场举足轻重的制造业中心发展成为国际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孕育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一批跨国领军企业,香港则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并连续20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
如今,在深港两座城市,彼此成就、携手共进的印记随处可见。在服务业比重持续攀升的同时,深圳依然是香港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承接地;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海外投资需求不断增长的当下,“超级联系人”香港则向深圳提供至关重要的金融、投资、贸易、物流、专业服务及文化教育支撑。
深港正在建设更多的国际合作平台,一起迈向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20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下,深港合作有利于香港长期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两地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共同为全球城市合作与城市群建设提供了范例。”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广汉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部署与实施,深圳与香港将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作用,而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也是两座城市解决自身发展难题、锻造新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双城’故事里,香港进一步发挥国际化的资源优势,深圳进一步发挥创新科技优势,实现强强联合,真正把中国标准、中国模式、中国实力展现出去。” 姜力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