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儿女共筑中国梦】陈端洪:在“一国两制”中演绎天下主义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嘉隆 张颖姝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1-15 08:45

陈端洪:在“一国两制”中演绎天下主义

■中国军网记者 马嘉隆 张颖姝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敌对,是二十世纪国际政治的常态和基本特征。而中国及时摆脱冷战思维,用“一国两制”把两种敌对的制度改造成一个对峙结构,含摄于一国之内,局部地终结了世界性的例外状态,使中国进入一种两制对峙互动的新常态。这种格局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

说明:此图由三个圆构成。大圆代表整个世界,黑色代表资本主义,中国是世界这条黑鱼的眼睛。香港实行资本主义,构成中国这条鱼的眼睛。中国与世界构成一个阴阳互动的太极图。为了简单明了起见,其余社会主义国家和其它类型的政治体以及澳门一概忽略不计。(本图选自陈端洪教授《理解香港政治》一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近日,中国军网就有关问题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进行了采访。

陈端洪介绍,“一国两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制度,改造成一个对峙结构,含摄于一国之内。其构想和实践,是对中国古代天下模式与现代主权理论的扬弃,使中国从一个内敛的主权国家逐步演化成一个自信的“内摄天下模式的主权国家”。

在“一国两制”的宪制性对峙结构中,我们不必奢求那种融为一体、亲密无间的“和谐”(harmony),在维持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前提下但求异质之合作(co-operation)。

二制对峙中,必然内含若干二律背反——社会主义政治的运行规律和资本主义政治的运行规律之间相互排斥,国家主权和地方高度自治之间相互排斥的紧张现象。在一个具体问题上,按照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原则来说应该这样解决,而按照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来说又是另一种解决;按照主权逻辑是一种解决,而按照高度自治又是另一种解决。

二律背反是“一国两制”与生倶来的内在矛盾,除极端主义明显地触犯基本法外,有时很难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因为两种制度都是正当的,各有其规律。

想要两种制度共存,必须在其间找到共同的地方。陈端洪介绍,“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统一下来,并维持下去,是因为两制同时置于主权逻辑之下,两制有主次之分。主权的保障在宪法和基本法上有很具体的制度规定。不过,即便内地与香港在具体制度上已经达成共识,并通过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下来,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是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对于事关主权的“生死问题”,可以用法律手段,也可以直接诉诸政治手段去解决。不过,高度自治下虽然香港出现过与内地“分离”的声音,但香港地域狭小、没有自卫权也缺乏武装力量等要素,决定了香港无法真正脱离内地独立存在,在“港独”势力始终没有在香港社会中占据主流的背景下,要慎用法律外手段去解决矛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