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艘军舰,它虽然不是作战舰艇,却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人才;虽然没有装备高精尖的武器,却世界闻名;虽然隶属军校,却创造了单舰航程最远、航经海区和出访国家最多等纪录。
1987年4月27日,一艘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为舰名、以“81”为舷号,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最多可保障200多名学员海上实习的远洋航海训练舰正式服役。我国海军院校没有训练舰的历史宣告结束。
郑和舰的服役,使海军学员海上实习次数、时间和内容得到了大幅扩充。海上实习由以往的近海单项航海实习发展为远航综合实习。郑和舰也开始了30年耕海育人的传奇生涯。
名副其实的“军校第一舰”
保障学员海上实习训练是郑和舰的“核心能力”。30年来,郑和舰驰骋大洋40多万海里,3万多名学员在郑和舰“淬火”后走向万里海疆,现役海军水面舰艇指挥军官中,每3人就有2人曾在舰上实习,因而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郑和舰是学员由“陆”向“海”的“入海口”。在舰上,学员要从普通水手做起,把舵操船,撇缆挂旗,补漆帮厨……样样都要从头学。大海,从此不再仅仅是翱翔的海鸥、轻抚的海风和枕边的涛声,而是粗重的缆绳、翻飞的旗语和轰鸣的主机。
从严治军是郑和舰一以贯之的理念,远海实习期间,从早上6点起床至晚上9点半熄灯,学员的日常作息制度和实习训练精确到每一分钟。走廊、教室、战位,处处可见学员忙碌的身影。遭遇大风浪时,“全方位”摇摆的舰体片刻就会让学员头晕目眩,虚汗透衣。但不论在哪里,决不低头是郑和舰的铁律,战位长们一面递给学员呕吐袋,一面下达指令。因为郑和舰认为,挺住胸膛,不言放弃,是“郑和精神”的一部分,经受住了风浪考验,也就向合格的闯海人迈进了一大步。
为了迅速提升学员的素质能力,郑和舰始终强调实战化训练,瞄准现代海战的特点,出情况,设难题,练谋略,依托复杂海况、水道和气象环境,为学员创设逼真的“海战场”。
“我舰在某海峡受不明电磁信号干扰、无GPS、无北斗导航信号,改用路标定位确保航行安全。”……西太平洋某陌生海域,“高危”信号不断传来,让海图作业考核的学员忙得满头大汗,而技能却在高度紧张和忙碌中发生了“质变”。
此外,郑和舰还把学员轮流混编嵌入不同岗位,与舰员一起操演值更、装备保养;让学员参与教学设计,放手让他们自行组织部分科目训练,使学员的打赢能力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