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其实,腾纳尔太冤枉了,他绝不是只会玩飞机的花花公子。甫上任,他要求给他一架运输机,他要飞越驼峰。调度室罗伯特•巴克尔少校看了这位新来的顶头上司一会儿,回答说:“你不能驾机出行,先生。”可是巴克尔立即听见腾纳尔安慰他说:别担心,我不过就是要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大型运输机,我需要熟悉飞行时的全部感受和一切飞行技术。
腾纳尔登上了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C-46运输机,带着他的随行飞行员和军事助手,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实现了飞越驼峰的探险。
腾纳尔消解了那条不可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月运输总量提高到了7.2万吨,6倍于1943年12月的运输量,每季度事故记录则降低到半数以下,1945年1-3月只有77架飞机失事,不到他的前任同比的半数。
1945年7月末,炎热潮湿,蚊虫飞舞的日子。腾纳尔接获上级指示:为庆祝1945年8月1日美国陆军航空队节,建议全体官兵休息,参加庆典仪式并举行各类纪念活动。
腾纳尔手执电文,在自己的总部召开了管理人员扩大会议。不过为了这个日子,他做出一个相反的决定:照常空运,而且加倍工作。
准备工作提前进行,通行部、人事部、飞行部、统计部、调度部、联络部、救援部、保养部等各部安排组织就绪。8月1日,午夜第一时第一分起,全体驼峰空运人员,包括各级指挥官以及厨师、职员、中国搬运工和军中牧师们,全部破例投入空运。全体全天候24小时的劳作——“牛马一样的劳作”。腾纳尔本人那天再度加入飞行员队列,亲驾运输机,一天之内三次往返印度与昆明基地之间,六次飞越驼峰。
那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空最忙碌、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天:200英里宽的横向空间里,多道航线同时开启;1万到2万英尺之间的纵深空间中,数层运输机同时飞行;数百架运输机往返于印度13个空军基地和中国内地8个机场,平均每1分20秒一架运输机启程。在总共1118次的往返中,飞越驼峰2236次。如此密集飞行,飞机无一失事,飞行员无一受损。那一天落地昆明的军用物资超过500吨,闯破驼峰空运吨位最高纪录,创造了1945年1月6日以外,人类飞行史上又一个旷世纪录。
多年后,腾纳尔将军“新娘子”的委屈已成前尘旧事。华盛顿举行了陈纳德将军和他的爱妻陈香梅的授勋典礼。典礼仪式上,“空战之父”和“空运之父”这一老一少又见面了。沉默寡言的男子汉陈纳德摆脱了史迪威的折磨,又遭遇了晚期肺癌之苦。他面容憔悴,脸上的肌肉更加沟壑纵横,但那双不大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看见了腾纳尔,他握住了腾纳尔的手,那手依然有力,他对腾纳尔说:“贝尔(腾纳尔的昵称),我一直想告诉你,如果没有你和你的信念,以及你的出色的组织指挥,我们不可能在中国赢得胜利。”
美好亲切的话语从这位伟大的老战士的口中说出,在腾纳尔听来,一切都变得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