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是我军目前装备的最新式反坦克武器,即将在胜利日阅兵中首次亮相。作为全军第一支装备这型反坦克导弹的导弹营营长,龚亚信与他的装备一起经历了从试验列装到操作使用,再到形成战斗力的全过程,被称为“来自野战部队的反坦克导弹专家”。
2012年,这型反坦克导弹首先列装第38集团军,当时,龚亚信还只是一位放弃了留在国防科技大学校任教的博士后连长。从看到新型反坦克导弹的那一刻起,龚亚信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列装当年,第一次进行实弹射击时就突遇大雨倾盆。“在这种气象条件下,目标变得更加模糊不清、难以捕捉,极易丢失目标。”龚亚信说。
进入射手选弹环节,前方传回的目标图像若有若无,龚亚信坐在发射车指挥席上,脑海里闪过各种应急预案,经过精确计算,他果断下达口令:发射!
两发反坦克导弹快速向目标飞去,准确命中靶心!两发两中!这次实弹射击距新型反坦克导弹实装训练不到20天。此后,龚亚信带领部队又以八发全中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当年担负的重大演习任务,先后创下了这型导弹首次带弹行军、首次行军中导弹上电、首次雨中实弹射击的纪录。
因为信息化程度高,技术操作难度大,新型反坦克导弹刚列装时,官兵一时束手无策。龚亚信却感觉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他带着技术骨干跟产跟研,仅仅1个月,便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实现了当年列装、当年实射、当年形成战斗力。
龚亚信只要走上训练场,随身必带“三件宝”:秒表、地图、作业包。秒表用来计时,他习惯于将战术动作精确到秒。地形图用来明确空间,改进训法,完善战法。作业包里面满满当当地塞着训练大纲、杀伤概率计算表等,遇到拿不准的训练问题,随用随查,严格用数据说话,绝不含糊。
在阅兵训练中,由于反坦克导弹车发动机个体差异,以及油温与水温高低不同,导致发动机的转速并不能全时确保恒速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龚亚信再次学以致用,将反坦克导弹车每一次等速驾驶训练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记录下来,为每一辆车绘制车速与发动机转速在不同油温和水温下的关系曲线,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精确定位每一辆车在不同条件下达到所需要的发动机转速,便于驾驶员实现精准化操作。
在0.01米上抠精度,在0.01秒上卡时间,确保骑线精准、卡线精确。在龚亚信看来,阅兵的精准化训练同样有着实战化的价值。
“精确打击能力这是反坦克导弹最大的优势,也是操作上最大的困难。”龚亚信说,“我们通过精准化训练不仅进一步将新型反坦克导弹的数据转化为战场数据,更培养了指战员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到精确操作,精准命中!”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