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训练,打赢豪气壮怀激烈

——透过阅兵训练看强军兴军新成果和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欧阳浩责任编辑:吴昊
2015-08-28 03:09

战场上精确打击,阅兵场米秒不差——

能打胜仗能力,才是“最美风采”

在第二炮兵某旅,今年有两项纪录被官兵津津乐道:上半年实弹打靶,长空利剑再创旅打击精度纪录;阅兵训练,第一次参阅的下士杜跃就驾驶战车开出了0.03秒的方队最小误差纪录。

有何诀窍?车长何琪告诉记者,导弹发射需要战车占领阵地时精准定位,他们研发了一套卫星和激光定位训考系统,能实时监测训练数据,训练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来到阅兵训练场,这套系统同样大放异彩。

采访中,阅兵场和演训场,在官兵口中总能联系到一块。

在“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官兵顶着烈日训练,不少人晒得双眼通红;但官兵们说,熬红双眼是常事,有“夜老虎”美誉的他们,夜训已经常态化,驻训时,一个晚上“敌情”最多时能出现十几次。

在航空兵某师,阅兵训练中战机多次“超条件”起飞,大家心底有一个信念,受阅那天不论天气多差,飞机都要能升空,而这在日常训练中已成常态,“战争不会讲条件,训练要敢上极限”已成为各级共识……

阅兵就是练兵,练兵为了打仗。阅兵联合指挥部领导告诉记者,透过阅兵训练,处处可以感受到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影子和实战能力的提高。这些年,随着实战化训练扎实推进,部队练和战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

“过去常说阅兵是阅极限,现在平时训练就是练极限。”参加过多次阅兵的航空兵某师师长胡贤军坦言,如今空军多年实战化训练已将一名名飞行员磨砺得胆气十足、技术精湛。

阅兵中,许多部队相互之间都是演训场上的“老朋友”,阅兵场上开展联合训练轻车熟路;过去阅兵训练一个方队的指挥组就多达几十人,如今随着信息化水平和指挥员素质的提高,一些方队指挥组人数压缩到只有几个人……

能打胜仗的风采是最美的风采!阅兵场上的精彩亮相,让我们对这支军队笑傲未来战场充满信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