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好预算关口,全程监管确保“阳光采购”
一大早,阅兵联勤保障组助理员冯之武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不少人都是咨询业务的:哪些钱不可以花?哪些钱该怎么花?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浪费?
冯助理告诉记者,这次阅兵从营房设施整修、信息系统建设、军交运输保障、甚至到纸、笔、订书机等办公用品的采购,都纳入阅兵专项经费预算,经费流向全程“阳光透明”。
预算是经费管理的“龙头”,决定着花钱的“口子”。“有预算才能开支,已经成为各参阅部队的一种自觉。”阅兵联勤保障组副组长、北京军区财务部总会计师韩良赋告诉记者,此次阅兵预算编报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能改造的不新建,能调剂、租用的不添置,经过局部维修可恢复功能的不新购,从严控制行政消耗性开支和非急需项目投入。通过内部调剂使用存量资产、压减行政消耗性开支等手段,大大压减了预算经费。
在阅兵联合指挥部,记者还看到了一个特殊的机构——阅兵招标办:超过5万元的营产营具、工程项目都要进行招标。对房屋整修、水电供应、道路改造等大项目,招标办组织专业力量分赴京津冀地区,对31个施工队、20多个建材商、45家供应商进行详细考察,通过公开竞标,最后选定资质好、信誉高、报价低的单位施工和供货。
“公开招标、低价竞标是这次阅兵工程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北京军区联勤部物资采购管理处处长李文红告诉记者,“只有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物资采购项目‘统’起来,形成集团采购‘航母’,经费节约率才能不断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阅兵采购物资从板房、炊厨具到桌椅、板凳,从数千万的工程,到几毛钱一张的纸,全部按照法定程序展开。为实现“阳光采购”,他们引入审计事务所作为第三方负责项目审核,会同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督,采用事前审、事中审,及时发现并卡住不合理开支,将浪费的“口子”堵死,也有效防止了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
据统计,截至8月中旬,联合指挥部累计完成阅兵保障物资集中采购53批、13大类1000余个品种,资金节省率达9.7%。
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作风答卷”
■蔡鹏程
即将举行的阅兵盛典,既是展现国家风范的平台,也是彰显军队形象的窗口。人民军队将在全世界的瞩目中,接受一次全方位的检阅。对于参阅部队来说,威武挺拔的军姿、整齐豪迈的方阵展现的是气魄之美,而艰苦奋斗的传统、务实节俭的作风彰显的是精神之力。
在纪念抗战伟大胜利的日子里,当我们翻开历史画卷,总会被先辈们当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所感染。如今,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在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们这支从烽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丢没丢?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好作风还在不在?此次参阅的三军部队用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按老百姓的说法,军队是“吃皇粮”的。细细琢磨,这“皇粮”满载着党中央的信任嘱托,满载着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这“皇粮”赋予人民军队沉甸甸的使命,赋予三军将士如山重的责任。
习主席告诫我们:“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四风”、转作风,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行彻底“大扫除”。这些作风建设的成果,浓缩在阅兵准备的点滴之中。
节俭阅兵,省下的是物力财力,连接的是军心民心。透过阅兵这个窗口,我们欣喜地看到:三军部队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合格的“作风答卷”。
参阅心语
酷暑炎炎,阅兵训练非常辛苦,但我感到:苦中有乐,这个“乐”就是参加阅兵盛典的荣誉感、自豪感;苦中有责,这个“责”就是要发挥好将军领队的表率作用;苦中有志,这个“志”就是坚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苦中有素,这个“素”就是经过严格训练,自己的军人素养、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轮式装甲突击车方队将军领队、第54集团军副政委 刘法峰
我所在的方队驾驭的都是新装备,人装磨合时间短、保障维修难度大。为保证受阅装备时时处于最佳状态,我和战士们一道检查装备的每一个零部件,消除每一个细小隐患,确保新型装备万无一失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每一滴汗珠,都见证着我们的艰辛和决心,折射着我们的喜悦和自豪。在这个过程中,我与战士们一起成长。
——履带步兵战车方队校官领队、第41集团军副参谋长 盛运来
妈妈,今天我又梦见您了!梦里,您的笑容是那么灿烂,您是在为我即将驾驶战车通过天安门而高兴吗?记得新兵时我在电话里向您诉苦,您说孩儿还没长大;记得我被评为“优秀士兵”时,您激动得连声说“好、好”。您说等着儿子更大的喜报,可为什么这样忍心地离开了我?妈妈,请您放心,我一定完成好任务。到那时,儿子再到坟前给您磕头。
——常规导弹第3方队队员、第二炮兵某部上等兵 姜 聪
熄灯号已吹响,楼道里安静了下来,我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今天,我被评为方队前一阶段的“训练标兵”。在阅兵训练的日子里,尽管每天都迎着黎明出发,乘着夜色而回,但我感到“累并快乐着”,因为我何其幸运:于千万大学生中,我携笔从戎;于百万官兵中,我光荣受阅。这,将是我一生的荣光!
——装备保障方队一中队队员、某部列兵 刘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