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聆听和平的钟声,莫忘催征的战鼓。
对于我们军人来说,对伟大胜利最好的纪念,就是牢记强军兴军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习主席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强军兴军的强大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灵魂。70年前,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的、残酷的、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回顾我军打过的仗,取得的一个个辉煌战绩,无不印证这样一条道理——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就是力量所在。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对党忠心耿耿。
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本事。八年抗战,检验了我军非凡的战斗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军国主义阴魂未散,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连绵不绝,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军人要有能力应对更多“不测”。要敢于以弱胜强,更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图强”以胜敌。用有力的铁拳,遏制战争、捍卫和平。
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血性。70年前,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无弹药、无粮饷、无医药、无被服”,却“极端英勇”,这种英雄气概,“无论敌人有多少都会震恐”。任何时候,武器上有“代差”不可怕,但血性上决不能与革命老前辈有“代差”。军人,就要崇尚“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血性英雄。
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品德。抗战期间,延安是一座熔炉。延安作风,造就了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打仗”的指战员。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大公无私,能上能下,成为抗击日寇的脊梁。反对“四风”,兴利除弊,就要时常以延安为镜,始终保持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用坚强的党性,锻造人格魅力、军人情怀。
纪念伟大胜利,作为军人,既要感受正义的力量,更要汲取历史智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规模空前,战略、战役、战术各层级,均有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人类战争史上,有的教训不断重复,令人警醒。
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历史的价值应该不只是使我们下一次更乖巧,而是赐予我们以永恒的智慧。”胜利者的纪念碑,战败者的坟场,都值得军人思考。
二战是一部百科式教科书,需细读深研。从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空降机降战、跨海登陆战、水面舰艇战、空袭战、海上封锁战等,均有经典战例。战争的时空观、军队的组织结构,由此发生重大变化。虽然“战争或军事武器中不存在静态事物”,但能从中看清历史脉络,继而看清战争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军事变革趋势。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指挥员“不但要有压倒敌人的勇气,而且要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回望70年,军人眼里不能满是荣光,更要从使命视角看挑战,敢于自问:“假如战争降临,我该怎样指挥、怎样打仗?能否像70年前那样战胜强敌?”
纪念伟大胜利,就要铭记“最危险的时候”,以百倍警惕,盘马弯弓,枕戈待旦,从苦难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