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1953年夏季反击战(下)

——金城战役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雷雨2014-03-26 11:39

1953年6月15日,朝鲜停战谈判达成全部协议。但是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协议,从6月17日深夜起,以“就地释放”的名义扣留了大批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并且继续叫嚣“北进”、“单独干”,企图破坏和平的实现。

为保证停战协议签字后的和平局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怀司令员于6月22日22时,在前往签字地点的过程中提出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给李承晚军队以严重打击,再消灭李承晚军队一万五千人。

6月21日,毛主席同意这一建议,并复电彭德怀:再歼灭李承晚军队万余人,极为必要!

此时,敌人原在北汉江两侧的防御体系,经过我军两次进攻,已经被破坏,其金城以南的防御阵地更加突出,态势对我极其有利。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在金城地区韩国军4个师的正面,志愿军集中了6个军(第21、第54、第60、第67、第68、第24军),并且加强了大量的支援兵力。该正面我军共有82迫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余门(平均每公里44.4门),坦克20辆。形成了兵力上3倍于敌,火炮数量上1.7倍于敌的优势。志愿军在地面火力上对敌人形成优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唯一的一次。

7月13日开始,志愿军终于发动了规模更大的夏季战役第三进攻作战。当日21时,浓云密布,我军趁此时机突然发起进攻。在志愿军第20兵团各部队及第9兵团第24军在一千余门大炮支援下,经过7~28分钟的火力准备,同时向敌展开猛烈突击,一小时内全部突破敌人前沿阵地。

西集团突破后,迅速向纵深发展。第68军203师607团一个侦察分队在副排长杨育才指挥下,化装成韩军潜入韩首都师防御纵深,一举摧毁了韩国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号称王牌的“白虎团”顷刻全线溃乱,大部被歼。第203师迂回部队乘机又迅速歼灭了配属首都师的美军第555榴弹炮营大部和赶来支援的韩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大部,击毙机甲团团长陆根洙。友邻的第204师在战斗中生俘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

第54军130师在攻占524.2高地后,因未能迅速肃清坑道内的残敌,延缓了向峰火山的攻击。

中集团突破后,左翼第199师进攻轿岩山遇敌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于14日0时始占领中峰和东峰。右翼第200师于当夜突破后,迅速向纵深发展,于14日6时占领了龙渊里、东山里,割裂了韩6师防御,使侨岩山和峰火山之敌发生动摇。

东集团因准备时间不足,进攻正面狭窄,又是横越山脊进攻,突破后发展速度缓慢,未能迅速进至西岘里和控制金城通华川的公路。

9兵团第24军发起进攻后,于14日0时歼灭了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之敌,继而向桥田里、432.8高地发展攻势。

14日拂晓后,云浓雨大,美国飞机难以出动。志愿军各部打破常规实施白天进攻,坦克兵也配合步兵向纵深发展。

中集团第200师乘敌混乱之际,于8时抢占了龙渊里、东山里公路桥,并分路跨过金城川,18时前占领了梨船洞。第199师于10时25分占领桥岩山,歼敌大部。

东集团于12时占领585.2高地,17时西渡金城川,在梨船洞与中集团会合,另一部于18时占领461.9高地。

西集团于17时40分前先后占领峰火山、月峰山。

第24军于13时30分攻占432.8高地及杨谷以北地区,控制了上、下九井间公路,保障了第20兵团右翼安全。

至14日黄昏,我军战役第一步任务全部达成,志愿军于21个小时内在敌人以坑道和钢筋水泥为主体的坚固防御阵地内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我军向南最远推进了9.5公里,创造了阵地战期间双方部队推进速度的最高纪录。

从14日夜开始,我军在巩固现占领线的同时,乘敌混乱之际以若干有力支队向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