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揭秘中国探月飞控大梁:一支年轻化飞控人才梯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姜宁 祁登峰责任编辑:遥远2014-11-01 14:30

11月1日,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图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姚远 摄

“近几年,中心承担重大任务繁重密集,让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快速成长、尽早独当一面,是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林玉南告诉记者,“依托任务催熟人才,是中心的一个最重要举措。饱满任务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绝好的战场,只有通过真刀实枪的拼杀战斗,才能锻造出钢铁的‘飞控尖兵’”。

在历次重大航天任务中,中心大胆提拔使用年轻人,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提目标,使年轻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大显身手。特别是遇到难题是,对他们充分信任、大胆放手,他们就会迸发出惊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今年刚刚31岁的陈略毕业不满2年就已成为核心岗技术骨干,如今担任此次任务深空干涉测量中心的技术负责人,并带领团队首次自主研制了国内首套基于光纤的连线干涉测量系统,成功解决了多体制同波速干涉测量、远距离高精度时间频率稳定传递等难题。

人才是飞控的发动机,任务是人才的推进器。这,正是培养超常规人才奇迹的源泉。

总体室助理工程师申聪聪入职不满一年,便被任命为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型号团队的型号秘书,同时担负起任务规划计划岗位的工作。她告诉记者:“我同期毕业的很多同学在单位都是从零开始,做最基础的工作。而我刚到中心就加入型号团队,虽然紧张的任务准备让自己感到“压力山大”,但每天都有收获和进步,心底还是蛮自豪、庆幸的。”

“担子重、难度高、压力大”是中心很多新人接触任务时的共同感受。为让他们在任务搭建起的这架“成长天梯”上走的更快、更顺,中心在任务中实行“导师制”,为每一名新人配备一名指导老师。申聪聪正是在指导老师——总体室高级工程师彭德云博士的指导帮助下,很快崭露头角,还被评为优秀学员。与此同时,中心还注重加强青年人才多岗位锻炼,通过创新任务备战模式,成立型号团队,打破专业界限和分工,增加岗位交流,增强多领域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