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魏梦佳、吴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进入倒计时。记者了解到,为保“清水北送”,中线水源区河南、湖北、陕西等地近年来累计关停1000多家污染企业,促进了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位于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保水质安全,2006年起,我国开始在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共涉及河南、湖北、陕西三省43个县市区,区域内人口约为1500万人。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环保司副司长范治晖介绍,迄今为止,水源区三地共关停造纸、化工、制药、电镀、矿产加工等1000多家注册的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排放,有力保障了丹江口水库水质的稳定达标。
丹江口库区43个县市区中有34个贫困县,发展欲望强烈。但为保青山绿水,不少曾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被迫关闭。
湖北省十堰市曾是全国知名的“黄姜之乡”,黄姜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十堰市环保局纪检书记胡文远介绍,由于黄姜加工污染严重,十堰对106家黄姜加工企业实行强制性关闭,关停329家 “十五小”企业,并对160个有污染风险项目拒批。
河南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划定了3000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对400多家企业进行严格的环评审核,其中50%的新项目因存在污染风险被拒之门外。近年来河南已累计关停并转水源地约800家污染企业。
此外,陕西也着力消灭工业点源污染,200多家污染企业因此关闭,同时治理小流域300多条,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