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7日,北京东坝附近的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地上,22岁的张珅明(左二)和工友用回弹仪检测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的强度。为了工程如期完工,“十一”长假,这些年轻人没有回家和父母团聚,也没有和好友一起外出旅游,而是选择留在工地坚守工作岗位。本报记者 陈剑摄
军网专题>>正文
10月7日,北京东坝附近的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地上,22岁的张珅明(左二)和工友用回弹仪检测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的强度。为了工程如期完工,“十一”长假,这些年轻人没有回家和父母团聚,也没有和好友一起外出旅游,而是选择留在工地坚守工作岗位。本报记者 陈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