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揭秘毛泽东与井冈山土匪的恩仇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江永红责任编辑:张婷2014-06-09 09:01

红军后代重上井冈山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二野4兵团解放了遂川县城,但是井冈山上还是土匪的天下,在剿匪战斗中,4兵团先是活捉了“井冈山绥靖区遂北反共自卫军”第二纵队少将司令罗普权,接着迫使遂川县代理县长、“遂北反共自卫军”第一纵队副司令黄咸一投降,但是萧家璧还没有受到打击。8月中旬,6名解放军战士到大坑去筹备粮草,被萧家璧匪徒包围,全部被杀害。萧家璧把这次得手看成是他打游击战的胜利,召开应变委员会会议,在会上猖狂叫嚣“你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岭”,要求乡、保应变委员“接头办事心不变”,并威胁说,谁要接近解放军就杀谁全家。

因二野4兵团南下,井冈山所在的吉安地区由四野48军142师(兼任吉安军分区)接管。该师的一部分前身是赣西南的红1团,而红1团是由江西独立第2团、第3团以及红31团各一部组成的。从历史沿革来说,142师可以说是红31团的后代之一。红31团由毛泽东秋收起义的余部编成,与由袁文才、王佐部改编的红32团是兄弟团。142师进入吉安时,吉安地区的土匪还有大小18股,共4000余人,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萧家璧的恶霸土匪武装。王佐的侄子王子华的一股算个中小股。

萧家璧的老巢在遂川大坑,他在此修建了“金城碉堡”,曾经多次抵御了红军游击队的进攻,但他很明白,这一次非同以往,在已经鸟枪换炮的解放军面前,他的碉堡根本经不起打,只能成为他的棺材,所以他干脆放弃了碉堡的守卫,逃到了井冈山的深处。142师师长欧致富带领425团及师直属队一部,奔赴遂川,师部就驻扎在萧家璧的老巢大坑的萧家祠堂里。匪窝成了剿匪司令部,墙上贴着标语:“重上井冈山,活捉萧家璧!”

控诉萧家璧罪恶就是最好的剿匪动员,官兵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求战。师长欧致富在剿匪动员大会说:“军首长让我首先向大家传达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说,‘一定要活捉萧家璧,不要死的。’同志们!我们142师的一部分就是当年井冈山的红31团,而萧家璧是红军特别是红31团的死对头。就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地方,他就和毛主席带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干过一仗。作为红军的后代,我们不仅要彻底消灭这股土匪,而且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一定要活捉萧家璧。同志们有信心没有?”

“活捉萧家璧!”“坚决完成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底下想起雷鸣般的口号声。

士气好鼓,而完成任务却很难。数百里井冈,山高林密,萧家璧在哪里?遂川县委书记焦尔恭和公安局长鲁滨等地方领导被请来开联席会议。他们带来了复印好的萧家璧的相片,还有两个向导,一个叫钟海棠,大坑乡人;一个叫吴耀西,五里乡人。两人都与萧家璧有深仇大恨。鉴于萧家璧采取了分散隐蔽,伺机游击,等待变天的战术,欧师长决定以外围严密封锁,小分队上山搜索的办法,擒获萧家璧。

根据情报分析,萧家璧最有可能藏在大坑乡的石公坑、仙人迹、犁壁山、丁背坑、樟木坑等5个地点,于是组织了5个精干的小分队,每队10余人,由得力干部带领上山搜索。搜索分队经一天一夜的艰难跋涉,于9月24日凌晨快到石公坑时,因侦察排长刘振儒率领的第5分队走错了路,萧家璧隐藏在一个狩猎野猪的窝棚里,发现情况后溜走了。他跑不远,欧师长调集部队连夜对石公坑进行包围,可惜萧家璧还是漏网了,只抓住了他的警卫刘尚焕。刘尚焕供称,昨日凌晨,萧家璧发现有解放军搜山,就与他分开逃跑,约好在长隆、黄大坪、邱家、石洞等四个地方碰头。好!那就包围这四个地方,看你还往哪里逃?见鬼了!包围了半天,萧家璧还是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