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冈山,毛泽东与袁、王两家几乎不分你我,称他们的妻子为嫂子。有时毛泽东在王佐家开会,王佐的发妻兰喜莲就为毛泽东杀鸡熬汤。
当时,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还被党内那些教条主义者视为旁门左道,对于他袁、王的关系更是大不以为然。不久,问题就来了。1928年底,敌人派重兵第三次围剿井冈山,毛泽东决定采围魏救赵之计,与朱德率部下山开辟赣南根据地,让彭德怀的红5军与袁、王的32团留守井冈山 .。在如此险恶的情况下,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的文件下发到湘赣边区前委,其中一个文件是《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在这个决议案“关于与土匪的关系”一节里,有这样一段话:
“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这是保持地方秩序和免遭革命死灰复燃之必要的先决的前提。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令他们帮助暴动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土匪而浸入革命军队或政府中,便危险异常。这些分子必须从革命军队和政府机关中驱逐出去,即其最可靠的一部分,亦只能利用他们在敌人后方工作,绝不能位置他们于苏维埃政府范围之内。”
按照这个文件,袁、王就是被消灭的对象。毛泽东在传达这个文件时,因袁、王在场,便有意跳过了这一段。待袁、王离开后,毛泽东给前委其他委员和相关负责人作了补充传达。大家听罢,一个个面面相觑。毛泽东心情沉重地说:“你们听明白了吧?就这一段,我上午没念。真不晓得中央搞么子呀?弄出这一条政策来。要是老袁、老王晓得了,还不知有啥事?你们几个议一议,该咋办?”边界特委的王怀、龙超清等人主张坚决执行这个决议,但陈毅、朱德、谭震林等表示反对,认为袁、王是被逼上山,已经参加了革命,入了党,不能再以土匪看待,而且红四军刚发了《告绿林兄弟书》,号召绿林兄弟们加入红军,一下子调头不利于改造其他土匪武装,特别是眼下还要倚重他们协助红5军守山,更不可出乱子。彭德怀因到井冈山晚,不了解袁、王,没有发言。毛泽东发言,他认为袁、王的问题不在中央文件的意思范畴内。对于袁、王两位同志,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土匪看待。经过一年多的考查和共同的战斗,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根据地的巩固好红军的壮大,是立了功的,是功臣。当然,情况还得向中央报告清楚,免得日后留下后遗症。但是,湘赣特委书记邓乾元对毛泽东的观点提出异议,他认为中央文件对土匪的处置意见不是凭空制定的(意思是有所指的)。不可否认,袁、王过去确属土匪头目。他提议将袁文才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一职免去,另行换岗,不让他与王佐纠合在一起。邓乾元的意见被接受,毛泽东提出将袁文才调离井冈山,改任红四军副参谋长,随大部队一起远征赣南,被通过。为了不引起袁文才的怀疑,毛泽东又建议任命其好友刘辉宵为前委秘书长。袁文才虽然不想离开井冈山,但最后表示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
事情似乎就这样解决了,毛泽东的围魏救赵之计也受到了效果。赣南发展顺利,一度占领井冈山的敌军也因要打军阀战争而调走,井冈山失而复得,形势变得对红军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