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东方兵法与西方战争论》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4-14 09:36

十、孙子理论创新精神及其借鉴意义

军事变革涉及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军事技术和物质力量的发展固然是变革的基础,但是军事理论的进步则是变革的灵魂,起着主导方向的作用。我们要想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中稳步前进,必须海纳百川,吸收各种优秀军事文化,尤其要大力弘扬孙子的创新智慧,从而积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

(一) 孙子的创新智慧和创新精神

(二) 创新我军军事理论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灵魂

十一、论军事理论创新的几个辩证关系

当代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军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我们要想切实把握军事理论变革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军事理论创新的特殊规律,避免在军事理论创新中走弯路,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就必须拿起辩证法这个法宝,正确地处理军事理论创新中必然遇到的种种辩证关系。

(一) 继承与创新

(二) 吸收与批判

(三) 真理与谬误

(四) 共识与主见

十二、《六韬》由来及流传

《六韬》是兵家鼻祖姜太公谋略思想的结晶,宋代颁定的“武经七书”之一,古代兵家战将必读的教科书。它吸收了先秦兵家和诸子论兵的精华,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具有奇妙思想和独特体系的军事经典著作。

(一) 作者身份

(二) 成书年代

(三) 基本内容

(四) 流传影响

十三、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特点及思考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和网民激烈争论:中国的实力显著增强,是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还是大力恢复汉唐雄风?表面上看,这种分歧反映的是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差异;历史地看,却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在现实的延续和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重大的战略问题,有必要重温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借鉴先人的智慧。

(一) 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特点

(二) 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缺失

(三) 关于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思考

十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历史成因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经80多年风风雨雨,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和官兵的奋斗。毫无疑问,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放眼世界,我军军事理论堪称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理论品格,是植根于中国大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制胜秘诀。

(一) 坚定信念,勇于实践,以先进军事理论指导战争实践

(二) 立足中国,实事求是,努力探索中国的特殊战争规律

(三) 依靠群众,开拓创新,广泛吸收人民群众的战争智慧

(四) 不畏强敌,英勇善战,注重培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

(五)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不断完善人民军队的建军之道

十五、外国军事思想概述

150年前,魏源睁眼看世界,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当代中国军人更需要具备世界眼光,纵观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军事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力求从思想理论上做到“知彼知己”,从而“师彼长法以制胜”。

(一) 外国古代军事思想(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15世纪)

(二) 外国近代军事思想(公元15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 外国现代军事思想(冷战及冷战后)

十六、略论冷战时期西方战略思想的基本范畴

纵观40多年的冷战历史,西方战略思想可谓内容丰富、变化多端,不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色,而且同一阶段亦有不同的特点,从而构成一幅纵横交错的网络。西方战略思想复杂多变,但其战略思考的基本范畴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这些基本范畴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便不难把握其基本内容和变化调整的规律。

(一) 遏制与战争

(二) 联盟与自主

(三) 威慑与实战

(四) 均势与优势

十七、战争形态的历史演变

自古以来,战争就是一种群体性的联合行动,依靠合力战胜攻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变化,联合行动的方式、程度不断进化而已,从而使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由原始的车兵与徒兵联合作战进化为当代各军种部队联合作战。研究其发展演变进程,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当今最新作战样式——联合作战的特点和规律。

(一) 历史最悠久的战争形态——冷兵器战争

(二) 硝烟最浓烈的战争形态——热兵器战争

(三) 规模最宏大的战争形态——机械化战争

(四) 进程最快速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十八、当代战争形态变革的主要原因

战争形态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战争面貌的总体表现,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只有当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主战装备发生本质性改变,战争形态才会随之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变革。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的转变不是偶然的,而是科学技术、政治斗争、经济交往、战争实践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 技术社会形态变革的推动

(二) 军事技术迅猛发展的牵引

(三)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催化

(四)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五) 各国军事战略大调整的需要

(六) 当代频繁战争实践的结果

附录

一、活用《孙子兵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二、薛教授妙论孙子的为将之道与杰出人才素质

三、信息化战争仍然是暴力行为

四、美国四种理论“打赢”四场战争

五、诵读“兵经”,开启心智

六、访美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