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籍女兵与连队干部交流谈心。
从叫苦到吃苦,“娇娇女”踏上“梦之旅”
新兵库力加娜提•木哈马旦,是一位哈萨克族姑娘,与许多同龄女孩一样,在家也是“娇娇女”。刚从地方大学走进军营时,加娜提对连队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训练和紧张的生活难以接受,一度吵着闹着要提前退出现役。从加娜提的身上,代理连长赵春伟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赵连长原是该中队一名战士,2012年作为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在谈心中,赵连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加娜提明白了一个道理:凤凰涅槃要经历烈火焚身的磨练,想要成长,就必须经过痛苦的经历。在连队干部和班长骨干的教育引导下,加娜提很快丢掉娇气,在勤学苦练中成长为“铿锵玫瑰”。现在的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连里组织的专业月考中,她也摆脱了“老么”的称号。
平凡的事迹最动人,身边的典型引领人。从因普通话不标准过不了考核关到斩获海军专业比武第三名、舰队专业比武第一名,从被海军评为“百名追梦好水兵”到保送入学提干,该中队话务分队原分队长胡利利的成长经历让女兵们深受教育,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只要脚踏实地,小岗位也有大作为”的道理。
在中队的许愿墙上,毕业于新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祖哈力亚·阿布来孜信心满满地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勤于训练,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一名通信精兵,让老兵们也瞧一瞧,咱们新兵也是好样的!”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这位在家连碗都没洗过的维吾尔族女孩,面对浸满污物的下水道,竟能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疏通。
1993年出生的新兵阿曼古丽•亚森,曾一度是领导心中的“刺头兵”。新兵下连集训的那段时间里,面对单调、枯燥、乏味的规章制度和专业理论知识,每次专业训练,阿曼古丽都能找各种“合理”理由逃避训练。对于破罐子破摔的阿曼古丽,指导员汪洋没有放弃,她主动让阿曼古丽搬到了自己的房间,俩人同吃同住同训练,当看到指导员因熬夜陪自己训练而生病住院,阿曼古丽心里特别内疚,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下了决心,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业务素质,并最终拿到了独立值班的“工号”。
“受传统‘男孩穷养、姑娘富养’的观念影响,女兵们受到的溺爱更多。”该通信站教导员张醒狮告诉记者,“置身军营这座大熔炉,‘娇娇女’们褪去了娇骄之气,她们正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恪尽职守、谱写青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助托‘强军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