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古田会议与毛泽东“三落三起”

来源:人民网作者:李艳波 李瑞珂责任编辑:钱宗阳2014-09-01 16:37

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时期,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经历了“三落三起”,同时,建党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也经历了“三落三起”。研究这段历史,把握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时期,即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经历了“三落三起”,同时,建党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也经历了“三落三起”。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说:“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诚然,古田会议前后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2〕毛泽东正确的建党思想就是在与这种“两化”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并且在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第一次“落——起”——党建思想的初型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许多同志开始把工作重心逐步由城市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开始了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如何在创建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中进行党的建设,成为党面临的新问题。但是,当时党中央的许多领导同志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在坚持“城市中心论”。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证明了“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径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中首创“支部建在连上”制度,在班、排设党小组,营、团设党委,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全军置于党的前委领导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此外,还设立了民主制度、宣传兵制度、政治课制度,有力地加强和保证了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了党的思想建设。

然而,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这一正确路线,却被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视为“临阵脱逃”。1927年11月,“左”倾盲动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仍然主张城市工人暴动,并对毛泽东作出了错误的处分决定:“毛泽东同志为八七紧急会议后中央派赴湖南改组省委执行中央秋暴政策的特派员,事实上为湖南省委的中心,湖南省委所做的错误,毛同志应负严重的责任,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3〕1928年3月,中国共产党湘南特委又撤消了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前委书记职务,还强令革命军离开井冈山。这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经历的第一次低谷。

但是,同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部队重新返回井冈山,并对党组织进行了整顿,使党组织更加纯洁,战斗力也大大增强。1928年10月4日,在茅坪召开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重新组织了中央前委,毛泽东任书记。11月4日,红四军举行第六次共产党代表大会,选举23人组成军委,由前委领导,前委还领导地方党。这样,毛泽东在红军党内的领导地位得到恢复。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创建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也开始实践把创立红色政权的政治斗争同党的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他所写的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著作,从理论上初步概括了党的政治建设问题。一方面指出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是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又指出要在创建红色政权的过程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以便使共产党真正成为红色政权的坚强核心。

这样,三湾改编时“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建设思想与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共同构成了党的建设思想的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