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龙宫”生活原来如此
孔军告诉记者,水兵们习惯把潜艇戏称为“龙宫”。而水下“龙宫”生活与世隔绝,不分昼夜。潜艇上一般是三更制,一更值更,一更休息,一更随时待命。数十天的水下潜航生活,人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
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潜艇兵有句话,岸上加强锻炼,艇上‘养尊处优’。” 说是“养尊处优”,其实是句玩笑话,因为艇上的空间“寸地寸金”,没有什么锻炼的场所。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艇上开饭也是别有一番景象。出海时“一烤、一蒸、一凉拌,外加一锅大米饭”。舱室和舱室之间通过盆传饭,碗用保鲜膜套着,吃完保鲜膜一拿都不用洗碗了。官兵们称这也是节水绝招。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