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是党和军队进行的新赶考、新长征,考验着我们的思想、智慧和担当。
习主席指出,中国梦是不会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急剧变动的世界:国际竞争充满新变数,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步入新常 态,利益格局进入新调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马克思说过,如果斗争是在极其顺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未免 就太容易了。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古田会议决议》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时代的产物,回答了当年红军建设攸关前途命运的时代性问题。新形势下,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仍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在反“四风”长久的考验面前,如何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新常态?
我们党能够在人民中间扎根,不是靠一时的热情,而是靠过硬的作风。作风就是人心。抗日战争中,陈嘉庚在考察重庆和延安后,相信“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断定“延安共产党必胜”。其论所据,正是“延安作风”。
如果说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一定会丢掉些什么,那么最不应该也最不能丢掉的就是优良作风。“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丢掉了,就会魂断命丧。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占领延安后,胡宗南发现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很有煽动性,就命令成立“为人民服务处”,服务内容包括发放赈济、代写书信等,但门口拥挤几天后,胡宗南发现老百姓依旧不说国民党的好话,所有的服务内容只好停止。
那些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人不会懂得,群众观点不是做做样子的“模仿秀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哲学”。
在一年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锤炼与作风大考,“四风”之热日益退烧,清新风气正在回归。改作风开弓没有回头箭, 不能退,也退不起;不能输,也输不起。正如习主席所说,活动收尾不是作风建设收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新常态,必须从惯性思维中走出来,从特权思想中走出来,从高压时态下走出来,彻底丢掉一阵风的幻想、打消松口气的念头;必须以逆水行舟 和滴水穿石的决心,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既扎思想口子,又扎制度笼子,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锤炼,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荣辱兴衰紧 密联系起来,以坚强的党性将群众路线进行到底。
——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如何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清廉,共产党人的价值原点。《古田会议决议》规定入党条件之一就是“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习主席告诫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老一辈入党不带有任何功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方志敏“经手的款额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分毫,清贫如洗。叶挺因种种原因,一度离开党的 怀抱,先是在海外流亡10年,皖南事变后又遭国民党关押5年之久。出狱次日,他便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瞿秋白在就义前夕仍不忘以《多余的话》解剖自 己,昭示共产党人的耿耿赤诚。
在物欲满天飞的今天,面对那些光耀世间的高尚灵魂,我们不能不再一次进行本真的寻找、信仰的安放、人格的晤对、精神的创拓,不能不思考共产党员“特殊材料”的内涵,不能不思考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不能不思考我们的追求是否掺杂了不该掺杂的东西。
如果人被物质奴役,那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可以造就一种传奇。哲人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 火焰,能否点燃它,决定了生命的意义。如果内心被物质的欲望塞满,那人生就会如叔本华所说的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灵魂的危险’之一就是灵魂的丧失。”每个人的敌人,是自身甘于堕落的庸俗。习主席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现实中,一些同志放逐了人生的边界,走入了利益和手段的王国,从而迷失了作为人本身的目标,导致心为物役、价值虚无、精神空虚、腐化堕落。
诱惑的迷途虽然金光灿灿,但迷途没有路名,必须迷途知返。
每个共产党员从入党、当干部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单个的人的存在,而是与党、与组织紧紧联系在一起。党好、国家好,个人家庭才会好。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 在党为党,常修金刚不坏之身,常除道德天空雾霾,常对精神家园进行“保洁”,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要求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 治党紧密结合,践行“三严三实”,勒紧内心的“紧箍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 生态。
——在现实利益考验面前,如何保证改革戮力前行?
改革是中华民族新的伟大觉醒,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当前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果说30多年前改革触及的是“观念的禁区”,那么今天改革触动的则是“利益的雷区”,正所谓“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一些人嘴上说改革好,骨子里却怕改到自己的头上,革自己的命;一些部门抽象地赞成改革,具体地反对改革。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
罗兰说,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无数改革者擎起的灯光,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激起我们推进改革的无穷信心 和力量。必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自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看利益,从践行党的宗旨看利益,从实现党的强军目标看利益,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以个体之 失换整体之得,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
军事领域是变革速度最快、最需变革精神的领域。一部世界战争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改革进取军队战胜落后守成军队的历史。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思想 观念滞后是我军在世界军事竞争中的最大劣势,体制机制缺陷是我军打赢战争的最大短板,既得利益羁绊是我军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习主席深刻指出:“在世界新 军事革命大潮中,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面对强军伟业,失去机遇何其可惜,一己得失 何其渺小,裹足不前何其怯懦!我们必须破除私心、成全公义,以坚强的党性观念、大局意识、命令意识,坚决拥护改革,踊跃投身改革,切实把改革答卷考好、考 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