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里诞生多名“地震娃”
汶川之痛不仅是人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更是承受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那段岁月,大家最渴望看到新生命的诞生,婴儿的啼哭如同春雷般努力地唤醒这片悲怆的土地。
“快,快,有名高龄产妇”。5月16日下午四点,我随医疗队巡诊归来,就碰上了一名从洛水镇死里逃生的高龄高危孕妇实施紧急剖腹产手术。这名产妇叫杨启菊,45岁,患有妊娠高血压。由于一路颠簸和受到惊吓,来到医疗队时,杨启菊已经宫缩,一场战斗在医疗队打响了:消毒、麻醉、给氧、输液、手术……17时10分,第一个“地震娃”诞生在野战帐篷里,从此他有了医疗队17位“兵妈妈”的守护。
“就叫张弘扬,让他记住解放军,把解放军一心为民的精神弘扬下去。”孩子的父亲张贵昌从“兵妈妈”手上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脱口而出孩子的名字。
兵妈妈和小弘扬。孙燕 摄
此后,野战医疗队携手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先后有18名新生儿降临在野战帐篷里,小宝贝们都得到了很好地护理照料。十年间,“兵妈妈”与小弘扬一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原妇产科护士长王艳还与其他“地震娃”家庭也保持着联系。
兵妈妈为野战帐篷里的新生儿洗澡。黄斌 摄
虽然“兵妈妈”与小弘扬相隔千山万水,但是一根电话线、一份小礼物都传递着“兵妈妈”对这个远方儿子的挂念。弘扬五岁时,抑制不住对兵妈妈的思念,在父母的陪同下,从四川出发千里寻母,2013年母子再见,于是黄浦江畔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2016年,当得知小弘扬眼睛患有严重的远视、弱视和散光时,“兵妈妈”又出资让弘扬来上海看眼睛。
解放军的恩情,弘扬一家牢记在心。杨姐眼力不济,但是她坚持绣了十多双感恩鞋垫送给队员,她对我说:“我一定要教育好弘扬,对得起解放军的恩情。等他十八岁,我把他送到部队。”这是她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