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我是××,开始射击……”暮春时节,燕山腹地乍暖还寒。夜幕中,陆军装甲兵学院某综合演练场训练正酣。
“执行!”指挥员曹杨一声令下,装甲车队一枚枚曳光弹破膛而精准射向目标区……
一轮射击刚刚结束,学员们顾不上休息,便快速撤收装备,携带训练笔记本转场到临时教室,进入复盘检讨环节。
“装弹速度过慢、组训不严密、呼叫用语不标准……”
教员姚鎏讲问题一针见血,在座的学员面红耳赤、如坐针毡,密密麻麻的问题写了一黑板。教员说:“这次驻训和以往不同。为了让训练紧贴部队、紧贴实战,精准夯实学员专业技能,教研室在课目设置与难度上立起高标准。不仅增设了夜间射击等高难度课目,还将战场勤务列入了必训课程。”
凌晨5点,夜色未褪,山区气温骤降至3℃。综合演练场内,笔者目之所及,人头攒动,一片忙碌的景象。助教、学员裹着大衣正紧张有序地搬运炮弹、安装通讯天线、组装并列机枪、设置弹药所……一套流程做完,他们的脸颊早已热得泛红。
“军校学员不仅要技能精湛,还要学会组训。”现场的助教告诉笔者,之所以让学员了解每个流程,学会组织与开展战地勤务,就是为毕业学员下部队后组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驻训,学员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标准太高!”演练副总指挥王东军道出了其中原委,在驻训展开前,指挥部一致同意将考核标准设高、训练课目设难,以达到把训练对接一线部队,对接战场的要求,从而破除“和平积习”,真正的提升毕业学员的战斗力。为了从严从难摔打磨炼这批“准军官”,他们着眼实战化训练要求,着力锤炼学员过硬本领。
一次实弹射击,教研室选派专人记录弹着散布点,随后用无线电台通报弹迹,帮助炮手修正弹道,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一丝不苟。笔者翻阅射击计划看到,对3号地堡靶机枪点射、随后调整标尺对1200米处4号半身靶进行2个机枪短点射、一分钟后再对7号隐显靶火炮射击……十多个“特殊”射击课目赫赫在列,全方位考验学员的射击能力。
近似实战标准的条件也逼出了学员们旺盛的战斗精神。笔者看了下手表,已是正午时间。学员们已经连续进行了7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但演练场上依然满是他们跃动的身影,丝毫没有要停下的迹象。正当笔者疑虑时,演练场远处驶来了几辆炊事车。炊事员将主副食发放到各班,学员们用战备小凳拼凑成桌子,在装备旁“简餐”后迅速收拾餐具,继续投入到训练中。
“驻训时间短,任务重,从演练场到营区食堂的往返车程近40分钟,不能把一分一秒的训练时间浪费在路程上。”该大队大队长冷观礼说,指挥部决定把 “饭堂”搬到在“战场”上,是为了让学员有更充足的训练时间。
“只有平时练扎实,打仗时才能更从容!”训练后学员们坦言,虽吃了些苦头,脸晒黑了,手也磨糙了,但这次驻训使他们真切地嗅到了实战的“硝烟味”,提升了个人能力素质。
“1号,我是XX,开始射击 ,执行!”霎时间,演练场上炮火轰鸣,一发发炮弹倾膛射出……
摄影:许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