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刊发的第一篇军报稿件】

一篇稿子,一种收获,一世情缘
■某团报道员 刘 召
与军报结缘已有3年多了,每天早上出完操就打开电脑,阅读当天的军报成为了我最好的习惯,从要闻版到军营观察再到基层传真,军报的每一个版面我都会细细品读,咬文嚼字。
2017年初,军报正式改版,6月1日我所撰写的《“金牌射手”咋丢了金牌》在《基层传真》版有幸刊发。那天早上我如往常一样打开军报,当看到《基层传真》版的“新闻观察哨”栏目时我惊呆了,“稿子见报了!”那一刻的兴奋到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回味无穷,幸福值可谓“爆棚,”那天恰巧也是儿童节,战友们知道后打趣的对我说:“小刘,军报给你送儿童节礼物了。”
起初写这篇稿件,起源于一次和文中主人公李辉贤聊天,他无意间对我说“你不知道,前几天的一次实弹射击,让我栽了跟头。”要知道小李在团里可是出了名的神枪手,这句话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的一番追问下,他终于给我讲起了事情的缘由,听了他的故事让我眼前一亮,我突然想到,这可以写成新闻投到《基层传真》版。
谁知道想想容易,可真正拿起笔来并不是那么简单,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我又采访了李辉贤所在连的排长、连长,他们从小李的失败到转变给我讲了很多,我还特地查找有关训练资料寻求考核的标准。加班加点完成了第一稿,请战友看了后,没想到大家一致给了我“差评”,虽然有些气馁,但是我依然不想放弃,又让团里新闻干事给我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就这样修改、修改、再修改,前前后后我改了六、七稿。最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将稿子投给了“新闻观察哨”栏目,尽管投到军报很有可能就此“销声匿迹,”但是稿子投出去的那天晚上我依然兴奋的睡不着觉,因为这其中有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让我没想到的是,稿子真的刊发了。
作为基层的新闻报道员,这次刊稿更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从此发掘官兵身边的人和事,成为了工作中的乐趣,之后军报陆续推出微观基层“四风”问题、野外驻训进行时、“脖子以下”改革一线见闻等系列报道,我都积极响应,采访、写稿、修改、拍照等等,虽然也有艰辛,但我乐在其中。
说实话,在我接触军报的3年来,军报就是我的老师,也是我工作中的伙伴,不仅给了我许多的收获,更让我坚定的走上了新闻报道这条路,虽然大家都说新闻报道路道阻且难,但我想说,只要真正的喜爱,并付出行动和努力,就一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