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爱情丨军校学员眼中的《历史的天空》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萬 漷责任编辑:薛妍
2018-01-08 16:29

丰碑永矗,我心如磐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

萬 漷

一片历史的天空,一个特殊的年代,一部铁血男儿的成长历程,一首战争与爱情的千古咏叹!掩卷凝眸,那如诗如歌的岁月就会在眼前冉冉升起……从梁大牙到梁必达,从米店伙计到共和国军官,这个由无数人演绎的故事在历史的天空下显得那么婉转凄美、壮烈雄浑、熠熠生辉。

《历史的天空》剧照。

梁大牙起初说:“老子从来打日本,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里。”张普景说:“我是为革命而生,也必将为革命而死。”杨庭辉说:“没有天生的革命者,没有与生俱来的革命觉悟。团结一致就是战斗力。”陈墨涵说:“国破何以谈家,家破命何足惜?墨涵甘马革裹尸,死而无憾”……战火纷飞,动乱辄起,这群有着不同出身,不同学识,不同经历,不同性别的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中经受磨砺,几经蜕变,在革命的辉煌历程中奏响了一曲高歌。他们是那个年代的缩影,也是我党我军成长和发展的缩影。

抗日战争浮雕《建筑》。

封建统治,列强统治,军阀割据,日寇侵华,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在那个年代里,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昨天他们还对革命一无所知,今天他们却为革命战斗,“他们未必有明确的革命信仰,但他们可以为革命去流血去牺牲。他们是不懂得革命理论,但他们干的是革命事业。”他们或粗俗鲁莽、官僚主义,或固执死板、偏激刻薄,他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又都胸怀正气,坦坦荡荡,满腔热血,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态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

“一个人的进步路程是漫长的,需要不断地有人批评,有人争论。”在革命征程中,他们不断地跌倒,不停地受挫,经历着无奈的生离死别,体会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他们也在不断地反思,不停地学习。在人际的多变诡谲中,在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否定中,在世事的风云变幻中,在时代的洗礼下,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心灵圣地,努力成长蜕变,最终化茧成蝶,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中共一大会址。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近代的硝烟逐渐消散,时光的轮轴缓缓前进。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6年光辉历程,她在风雨中洗礼,在曲折中前进;她始终站在历史潮头,引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她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逆境中屡创奇迹。

习主席曾言:“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们要紧紧跟随军队战略调整步伐,为我军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为巩固国防和保卫祖国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校园观看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时同朗诵者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现在,我们正沿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但我们党也面临着严峻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但我们从来就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就像《历史的天空》中的人物一样,我们善于学习总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无论是战火硝烟,还是雪灾地震,无论是经济困境,还是反腐败斗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12月31日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这是大会会场。解放军报记者 周朝荣

作为一名军校学员,在我心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认为,我们要用感天动地的党史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思想境界,陶冶情操;要立足于军人本职,潜心修学,力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学之”,锤炼专业技能;要点滴做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学习训练的点滴做起,从一堂课、一次体技能训练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而奋斗。

7月30日上午9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将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是受阅部队在进行准备。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中华民族雄昂走过悠悠五千年,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泣血心言犹在耳边,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因流传至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肝义胆家喻户晓。我们不会忘记顾炎武、张载、林则徐等有志之士的呐喊,不会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们会记得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青年,记得我们是在校园求知的学子,记得我们肩上的责任。

纵西风萧瑟,征途漫漫,吾心如磐,愿独上高楼,潜心修行,衣带渐宽,终言不悔,誓成一方之才,守祖国山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