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连值日员拿给我一封信,是父亲寄来的,信封的样式同往日无异,父亲偏爱这种传统式的信封,信封上画着江南水乡,有一种浓浓的古典气息,像极了父亲的口味。父亲偏爱古风,书信内容大多带着一股文言文味道,但也不是那么标准。封皮上的邮票是一只北归的大雁。我小心地拆开信封,细细读来:
“儿,听说你已前往石家庄学习,我与你母亲很欣慰。你母亲挂念你,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执意送你去军校,你要记住,男儿何不带吴钩?部队才应该是一个男儿应该去的地方。努力学习、训练,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父亲的信一般不长,但寥寥数语却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孩儿的期望。军校三年来,收到父亲的信大概已经近百封,起初用一个盒子小心地装起来,到如今,盒子也换了好几个。有时学习训练任务重了点,忘了回信,父亲也会打电话过来,询问为什么不回信,有时我说电话里说就好了,父亲会像小孩子般较起真来,大概在他心里,书信已经成了我和他交流感情最重要的途径了。
说起我和父亲的书信故事,也有好长一段了。
(一)
打我记事起,在我印象里,父亲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显得不那么亲切。他不怎么好看,皮肤黝黑,一到中年发际线就“告急”,隐隐有种“中间一个溜冰场,旁边一圈铁丝网”的感觉。他常年戴着墨镜,使他显得更加“阴森”难以接近。可以说,起初我们父子关系并不那么好。再后来,我得知了父亲戴墨镜的真相:原来他一只眼睛已然失明。当得知真相后我突然间就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尤其是和父亲走在一起时,特担心同学那种异样的目光……
这种感觉持续了好久,直到一天,我翻到了父亲的一张军装照……
原来,父亲是军人出身。后来听母亲说起父亲的故事:父亲17岁不顾爷爷反对,离家当兵。本来在部队发展的一切都好,正准备考学,却因为一次训练事故,父亲永远失去了他的右眼,他后来也因伤退伍,离开了他热爱的部队。兴许这是父亲心中永远的遗憾了吧!大概是从那刻开始,我改变了对这个男人的看法,甚至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敬意。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对军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有一个想法在心中萌芽:我要去部队,替父亲完成他的遗憾。
那年高考,我考取了不错的成绩,正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抉择。正焦头烂额之际,父亲提议去报军校。听闻这个建议,当时的我眼前一亮,但是仔细想想,也是犹豫再三,毕竟有很多值得选择的高校摆在面前,我一下子没了主意。而这时,母亲的意见是坚决不同意报军校,父母争执了很久。父亲平时很少过问我的事情,我也是头一回见他如此坚持。
我清晰的记得那天晚上,父亲拉着我谈了好久,他讲起他从军时的经历,还有他们战友之间真挚的情谊,那些都是他想回却回不去的曾经。那一刻,我动容了。
男儿就要当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