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芬兰军队的训练中,坦克从一字排开的士兵身体上方驶过。解放军报资料图片
记得前几年热映的美国大片《变形金刚》里有一段很搞笑的软性广告——在实验室里,当第七区的那位长官拿着一部诺基亚N93说“诺基亚很棒,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时,旁边的女分析员不屑地纠正道:诺基亚是芬兰的。
现实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人都和电影中那位老兄一样,不知道诺基亚是芬兰品牌,更不会想到这个万里之外的国家,近年来曾经多次获得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最廉洁的国家、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以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等殊荣。
和很多国家相比,气候寒冷且资源相对匮乏的芬兰并不具备发展经济的先天优势,而且它还是北欧四国中唯一的二战战败国,在战后一穷二白并向前苏联大量赔款。可这个人口仅有500多万、面积不足35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一连串的经济奇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0年芬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3000多美元。
那么,芬兰人成功的诀窍又是什么?在我看来,应该就是他们自称为“SISU”的民族精神。“SISU”这个词很难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来准确表达,它是一种浸透在芬兰人骨子里的信念,核心要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包括善良诚实、遵纪守法、质朴务实等多重含义。
就拿芬兰人引以为豪的诺基亚公司来说,在1865年成立之初,诺基亚只是个小木浆工厂,后来同芬兰橡胶加工厂、芬兰电缆厂合并为诺基亚集团,主业是造纸、化工和橡胶制品。上世纪90年代初,受经济危机影响,诺基亚的经营举步维艰。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诺基亚毅然放弃传统产业,全力主攻新兴电信产业,并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目前,诺基亚全年营业额高达400多亿欧元,约占芬兰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关于那次业务转型,诺基亚前总裁约奥玛·奥利拉说:“转变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心和决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芬兰人会用‘SISU’来战胜一切困难。”
芬兰人的坚韧不光表现在诺基亚公司上。二战结束后,芬兰作为战败国,不仅无法接受“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等战后经济援助,而且背上了沉重的战争赔款包袱。但芬兰人不仅在规定时间内向前苏联还清了全部债务,还在全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对于考验意志和耐力的运动项目,芬兰人有着极大的热情。在他们看来,撑得越久越英雄。我经常看到不少芬兰人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还穿着单衣单裤兴致勃勃地在户外长跑。每年,芬兰各地举办的铁人三项赛、马拉松比赛、蒸桑拿大赛和冰钓大赛等,都吸引着大量国民参与,其中还包括很多芬兰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在芬兰武装部队中,坚韧这两个字同样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芬兰军队要求所有军官必须能够完成长达30公里的滑雪、20公里轻装越野和80公里的自行车越野。要说芬兰军人中意志最坚强的,恐怕就是号称“狙击之王”的西蒙·海耶。在1939年至1940年发生的苏芬战争中,34岁的西蒙·海耶作为狙击手参加芬兰陆军的滑雪部队。专业猎人出身的他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用芬兰版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击毙了542名敌军。尽管此后70年世界上又发生了多次战争,但西蒙·海耶的狙杀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作为一名狙击手,需要在一个地方一蹲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眼睛要始终不离瞄准镜,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一眨眼一个哈欠都可能将目标放过,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由于芬兰地处北极圈附近,西蒙·海耶在战场上还要面对零下20至40摄氏度的严寒和极夜带来的漫漫黑暗。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别说是狙杀敌人,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都很难说。我想,也许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蒙·海耶和全体芬兰人那股独有的“SISU”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