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校集结号>>公开课>>正文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

来源:国防部官方网站作者:曹亮亮责任编辑:刘倩云2011-05-12 16:3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的标志,就是国民党的“一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开展工作,在各地帮助国民党建立党的省党部和县党部等各级革命组织。这是原来所没有的,国民党原来基本上是没有党部的。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参与下,孙中山建立了黄埔军校,由此开始了国民党创建党军的历程。在共产党的参与下,开展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由此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我们讲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是在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而发动和实现的。大革命的高潮在推动革命的同时,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把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也在各地兴建了起来。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效。

我们一定要注意,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就是由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大革命。为什么叫大革命?就是中国历史上以前的革命都没有这次的规模大,这是空前的一次革命,所以叫大革命。这次大革命,通过国共合作,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有巨大作用的。因为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是很混乱、很糟糕的、很黑暗的统治。同时,通过大革命,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许多人物的思想上,在许多地方都传播了革命的思想。由此为后来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党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

还要看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党是如何处理国际统一战线的关系上面,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上面,仍然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最后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国共合作,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革命,也有利于国共两党。但对于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国共合作,国民党内的一些人他是反对的。国民党内反对与共产党合作者,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他们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第二,有的国民党的元老,在国民党内有一定的地位,这个时候看到孙中山在吸纳共产党人到国民党内,由于这部分人精明强干,很有开拓精神和革命精神,在实际开展工作中,显露了才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间,在国民党内发挥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地上升,由此他们担心了,顾虑自己的地位、顾虑自己的权利、顾虑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的发展,由此反对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从建立之初起就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就不断地遭到国民党内右派的反对、挑衅和破坏。最典型的是“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派的这些人都是国民党内资格比较老的党员,甚至在国民党内曾经担任过重要的职务。这部分人不满意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在孙中山在世的时候,他们就不断地反对,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之后,他们就公开地来破坏国共合作。以至在孙中山灵前开会的形式召集一部分人,在北京的西山开了一个会议,作出决定要驱逐共产党员,要把国民党内的共产党人排挤出去。这就是西山会议派。

为了达到他们排斥共产党人、破坏国共合作的目的,他们在西山开会的过程中间,另外成立了国民党的中央。这是以分裂国民党的形式破坏国共合作。西山会议派的这种行径,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用意,所以在国民党内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和谴责。中国共产党人联合国民党左派对西山会议派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国民党中央通过决议,否定了西山会议派,否定了西山会议派成立的非法的中央,把西山会议派的首要人物给开除出党,从而遏制了西山会议派的反共行径,破坏国共合作的行径。

在西山会议派破坏国共合作的同时,又出现了戴季陶主义。戴季陶也是国民党的老右派,他在这个时候出了两本书。在他出的这两本书里面,他就公开地否定国共合作,否定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这在破坏国共合作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持。为了抨击戴季陶主义,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毛泽东、恽代英、瞿秋白等人,连续的发表文档,批驳戴季陶的荒谬言论,维护国共合作。戴季陶在受到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严厉的批判之后,他曾经痛哭流涕,认为他的书、他的观点遭到了严厉的谴责和批评,他的这些言论的涌入在国民党内没有多少市场。

这是在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维护国共合作,联合国民党左派对国民党老右派的斗争,而这些斗争打击了老右派,维护了国共合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就出现了国民党的新右派,就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内的一些反对国共合作的势力。

在蒋介石发展的过程中间,在他取得国民党中央权利的过程中间,他曾经表现出了要信服孙中山,服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努力和共产党合作的假象。有许多的言谈,他的这种假象蒙蔽了不少人,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在取得的国民党的军权,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上升之后,就反映出了他破坏的国共合作和反共的真实的面目。蒋介石原来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是不高的,在国民党一大上他既不是代表,更没有选为中央委员。但是在国民党一大之后,他由于出任了黄埔军校校长,在黄埔军校共产党人做的许多的工作。黄埔军校在国民党军事建设、军队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民党真正的军队就由此而起。

为什么黄埔军校能够产生这样重要的作用呢?就是有一大批共产党人,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等的一大批人在黄埔军校里工作。黄埔军校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政治工作。而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就是在周恩来的主持下而蓬勃发展起来的,通过政治工作使青年人认识到“为什么当兵,为谁当兵、为谁作战”这样的认识。同时通过政治工作,极大地凝聚了青年军官的士气,使他们在当时成为新型的军人。黄埔军校成立之后,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间,曾经以黄埔军校的学生为主,组建了一个黄埔军校的学生军。黄埔军校的学生军是年轻的军队,没有经过多少战争的磨炼,但是由于突出了政治工作,知道为什么而战,所以士气高昂、作战勇敢,所以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间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平定杨、刘叛乱、平定商团、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这是巩固广州革命根据地的作战,黄埔军校的学生军都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战绩辉煌。我刚才说了,这就是政治工作的作用。

由于黄埔军校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突出了政治工作,所以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就成为国民党新兴军队的主要力量,在国民党内几乎所有的人都重视,而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他的地位也在迅速地上升。在这个过程中间,他还令换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参加了一系列的巩固广东革命军的作战,由此他在国民党军内、党内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在北伐战争前期,他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的总监、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国民党常委,就任部长等等,在国民党的党、政、军中间,已经处于了重要的地位。

而蒋介石在去的国民党的领导地位之后,他反对国共合作的真实面目就暴露了,所以在1926年,他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利用一艘军舰被误调,在执行任务中间出现了错误的事件,而出兵在广州进行全市戒严,把国民第一军中的共产党人全部都给抓起来。通过这个事件,他排斥了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队的共产党人,打击了当时的国民党的左派,打击了当时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汪精卫,取得了很大的权利。但是在中山舰事件的过程中间,中国共产党的处理,受了共产国际思潮的感染。当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等在上海,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在广州的苏联党的代表团,处理了这件事情。根据蒋介石的表白,决定了对蒋介石让步。由此使蒋介石通过中山舰打击共产党人的目的得逞。

中山舰这个事之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档案。整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以上的职务,中国共产党加入到国民党的名单应该提交国民党,他以这样的行动再次打击中国共产党。但是在这次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间,苏联顾问又主张为了迁就蒋介石,为了维持国共合作,决定要求中国共产党接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的进攻下,再次退让了。

从中山舰事件到整理档案,国民党新右派的进攻,而中国共产党的让步,就使蒋介石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这个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党在在如何处理国共关系的问题,在处理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种严重的失误随着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势力的膨胀,最后蒋介石在1927年制造了“二”政变,“四一二”政变是蒋介一次大规模的反共行动,与共产党的决裂。“四一二”政变之后,国民党内的汪精卫也开始打击共产党,在1927年7月15日决定分工,这就是“七一五”政变。“四一二”政变到“七一五”政变,在这个过程中间,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处理和应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的事情,没有很好的策略。这个时候的不成熟,就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

也就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合作,推进了革命、发展了革命,扩大了党的影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由于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失误,而使国民党反共分子的阴谋得逞,这是党在统一战线的工作中间的一次严重的挫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