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确立至今,各签约高校在国防生培养模式上各有特色,各校的在校选拔国防生的程序和办法也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更好地规范总后所属各签约高校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的流程、办法和标准,总后政治部决定在国防生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西安科技大学率先进行该项工作的试点,并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总后的其他签约高校中,以便于将更优秀的人才选拔并补充到国防生队伍中。
4月13至15日,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干部部朱明哲副部长在干部部干事张保民、崔占山以及总后其他签约高校选培办领导的陪同下,对2011年西安科技大学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进行了全程督导,除了对29名预选对象进行面试、政审及档案和成绩审核等方面的考核,还亲自指导了体检、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
全员迎试点,敢为总后先
今年的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相比于往年显得更为重要且更为紧迫。本次的选拔对象为2010年入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男生,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将选拔4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选拔12人。
为了更好地迎接总后的试点工作,学校从校长、书记到普通国防生,几乎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了。专门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张立杰和副校长杨更社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政审、面试和纪检等工作小组,明确了各小组的任务、职责和分工,制定了《选拔工作流程示意图》和《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实施计划表》,并由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两校纪委对选拔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此外,驻校选培办还在总结近年来国防生在校选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西安科技大学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手册》,作为整个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3日上午,朱明哲副部长一行与校长苏三庆、校党委副书记张立杰、副校长杨更社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2011年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会上,朱明哲副部长对2011年在校国防生选拔工作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真诚感谢多年来西安科技大学对总后国防生培养和管理的支持和帮助。西科大校长苏三庆在介绍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概况的同时对驻校选培办近年来在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上的有益探索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军地双方领导就在校国防生选拔培养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表示双发将在今后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全面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后政领导亲上阵,牢把政审面试关
对于这次的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后政领导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了总后各驻校选培办主任会议,成立了以总后政治部干部部朱明哲副部长为组长的督导小组进行全程督导,要求驻校选培办和签约高校要本着“坚持标准、宁缺毋滥、严格程序、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确保要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部队。在政审面试和测试等环节,干部部朱明哲副部长、张保民干事、崔占山干事以及总后其他签约高校的选培办领导更是亲自担任评委,为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的开展把关定向。

政审中,督导小组成员对预选对象的出生年月、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政治面貌和日常表现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审查、核实。面试时,督导小组还对预选学生的入伍动机、语言表达、形象气质、逻辑思维、反应能力进行了现场打分,确保了政审和面试的质量。只有政审和面试合格的学生,才能够进入下一环节的体检、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最后,再根据总的考核成绩排名决定其是否能够选拔成为国防生。
签约高校互学习,“西科模式”获推广
为形成统一、规范的选拔工作标准,后政干部部专门请来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总后签约高校的选培办领导,一同对西安科技大学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的模式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鼓励各高校之间多进行相互交流,促进总后所有签约高校的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次的选拔工作中,驻校选培办认真总结历年在校选拔国防生的经验和做法,严格按照总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总后领导、机关的指示,科学合理规范地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虚心听取总后督导小组和其他高校同仁的意见,接受两校纪检部门的监督,较好地完成了总部下达的任务。其工作理念和办法得到了后政和西科大领导的充分肯定,该校的在校选拔国防生工作的经验和模式也在总后其他签约高校中获得推广。

后记:
从2005年与总后签约,驻校选培办始终按照“用得上的标准选拔把关,留得住的标准教育引导,干得好的标准培养塑造”的工作理念和“家长给我们送来一个好学生,我们给部队培养一名好军官”的育人观,紧紧围绕提高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实施了“凝魂、铸剑、塑形”三大工程,严格把好各个关口,已累计为全军培养和输送了249名思想坚定、军政兼备、科学文化基础扎实的优秀国防生,其中大部分都在艰苦地区的一线基层指挥和技术岗位担任连、排长,指导员和助理工程师等职务。